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肺小结节是直径≤2cm的肺结节。本研究通过对含空泡征肺小结节的CT征象与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总结肺小结节定性诊断的CT影像学要点,旨在提高临床工作中CT对肺小结节诊断的正确率,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提高患者生存率。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至2017年经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小结节共1170例,其中99例含空泡征。按病理结果分为4组:良性组25例、浸润前病变组17例、微浸润腺癌组13例、浸润性腺癌组44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可供调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行胸部薄层CT扫描,且在CT检查之前均未行胸部穿刺活检或任何抗肿瘤治疗。对性别、年龄、结节位置、结节平均直径、平均密度、形态、边界、结节类型、实性成分最大径、空泡个数、空泡最大径,是否有分叶、毛刺、棘突征和胸膜凹陷征与病理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Kruskal-WallisH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各临床资料、影像学征象与病理分组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肺小结节CT征象与浸润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CT征象诊断IAC的诊断效能,并获得最佳临界值。
结果:
肺小结节中空泡检出率为8.5%。空泡个数、结节类型、结节平均直径、结节平均密度、实性部分最大径、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在4组肺小结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其中结节平均直径、平均密度、实性部分最大值与浸润程度呈正相关(r=0.265,P=0.023、r=0.430,P<0.001、r=0.550,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结节平均直径、实性部分最大径及平均密度,鉴别浸润前及微浸润腺癌与浸润性腺癌的曲线下面积、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0.681、12.20mm、61%、83%,0.819、4.75mm、75%、77%,0.746、-214.50HU、61%、84%。
结论:
对于含空泡征肺小结节而言,空泡个数≥3提示恶性,但与浸润程度无关;CT征象对于鉴别其良恶性及浸润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肺小结节是直径≤2cm的肺结节。本研究通过对含空泡征肺小结节的CT征象与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总结肺小结节定性诊断的CT影像学要点,旨在提高临床工作中CT对肺小结节诊断的正确率,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提高患者生存率。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至2017年经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小结节共1170例,其中99例含空泡征。按病理结果分为4组:良性组25例、浸润前病变组17例、微浸润腺癌组13例、浸润性腺癌组44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可供调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行胸部薄层CT扫描,且在CT检查之前均未行胸部穿刺活检或任何抗肿瘤治疗。对性别、年龄、结节位置、结节平均直径、平均密度、形态、边界、结节类型、实性成分最大径、空泡个数、空泡最大径,是否有分叶、毛刺、棘突征和胸膜凹陷征与病理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Kruskal-WallisH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各临床资料、影像学征象与病理分组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肺小结节CT征象与浸润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CT征象诊断IAC的诊断效能,并获得最佳临界值。
结果:
肺小结节中空泡检出率为8.5%。空泡个数、结节类型、结节平均直径、结节平均密度、实性部分最大径、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在4组肺小结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其中结节平均直径、平均密度、实性部分最大值与浸润程度呈正相关(r=0.265,P=0.023、r=0.430,P<0.001、r=0.550,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结节平均直径、实性部分最大径及平均密度,鉴别浸润前及微浸润腺癌与浸润性腺癌的曲线下面积、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0.681、12.20mm、61%、83%,0.819、4.75mm、75%、77%,0.746、-214.50HU、61%、84%。
结论:
对于含空泡征肺小结节而言,空泡个数≥3提示恶性,但与浸润程度无关;CT征象对于鉴别其良恶性及浸润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