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为研究人们行为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经济学家将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的研究中,深入分析了金融市场的异象以及微观个体行为决策的心理学基础。特别是研究个体行为决策的微观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个人在资产配置和决策中的行为偏差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前景理论作为该领域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认知决策理论,奠定了现代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心理账户理论也是研究微观主体行为决策的重要理论基石,被广泛应用到研究那些在消费领域和金融投资领域的非理性行为与决策。心理账户理论讨论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面对收益和损失的态度以及产生这种态度偏好的内在原因等问题,而股票市场中投资者每天都要面对赢利和损失,因此心理账户对股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投资者往往会因为心理体验的偏好而产生不理性的投资行为,从而使得股票市场出现非理性的波动。心理账户理论指出人们存在合并亏损分割收益的心理偏好,具体表现在投资决策上就是投资者倾向于集中卖出亏损的股票、分次卖出赢利的股票。中国的股票市场作为全球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发展不成熟、个人投资者众多是其比较重要的特点。前人在各自的研究中已经验证了我国投资者在股票交易市场存在显著的认知和偏好偏差,本文将从心理账户的角度去考察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交易行为。文章选取某营业部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记录研究中国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者决策中是否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是否会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偏好。文章借鉴Sonya Seongyeon Lim的方法,构建二元logit模型,考察投资者在确认股票盈亏状态下,一个交易日内卖出两只及以上亏损股票的概率是否大于卖出一只亏损股票的概率,并以此分析讨论我国个人投资者在春节效应、股市行情波动、性别差异等不同控制变量因素影响下心理账户对其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从而讨论我国个人投资者集中卖亏、分次卖赢的心理倾向。从文章结构看,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以及文章研究的意义。首先在几个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案例引起对人们产生行为偏差现象的思考,认为人们在日常消费、金融投资领域等的行为产生认知和偏好偏差可以由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解释。在简要介绍行为金融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基础上提出了与文章开头案例相关的行为金融学理论。接着文章叙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部分行为金融学理论,简要介绍了前景理论与心理账户理论,认为这些理论所提到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所表现的行为在中国投资者中也可以验证,从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意义和文章结构。第二部分主要回顾了国内外研究心理账户理论的相关文献。评述了心理账户理论产生的背景、发展以及心理账户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顾心理账户包括行为金融学其他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当前在国内学界的研究概况。传统金融学理论期望效用理论难以解释很多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行为决策,著名经济学家Herbert·Simon提出有限理性假设,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此后Tversky和Kahneman两位心理学家在Simon"有限理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前景理论,成为此后行为金融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与此同时,芝加哥大学教授Richard Thaler根据人们认知和偏好偏差,结合前景理论,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并在前景理论值函.数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心理账户运算规则,推断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可能存在集中卖出亏损股票、分次卖出赢利股票的心理倾向。但是相对行为金融学其他分支理论的研究,心理账户理论在国内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仅有安灵、姜继娇、李新路等少数学者将心理账户理论运用到中国投资者的行为研究中。第三部分详细叙述了本文使用的数据库与数据的基本构成,并描述了本文实证过程中进行的前期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初步得到的描述性统计概况。本文的数据主要包括行情数据库和投资者交易数据两部分,针对行情数据库文章根据收盘价指数图以及现实中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分为四个样本区间,得到不同的股市行情态势。而投资者交易数据中,根据红利情况对交易价格进行了处理,以便价格具有可比性。在此基础上,对投资者交易数据中还加入了性别识别过程,用于检验下文中性别差异的影响。最后对样本投资者的交易情况作了初步的描述统计,直观的讨论样本投资者总体的交易情况。第四部分论述了文章实证检验心理账户对我国个人投资者投资决策影响的过程,详细叙述了论文研究假设、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以及参数估计等过程,并且逐一分析了实证结果。文章首先对本文研究中提出的研究假设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论述了本文研究假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Thaler指出,人们面对两笔收益时,更加倾向于分开获得,此时分开评估的心理满足度高于一次性获得两笔收益的心理感受;而如果两笔交易同为损失的话,投资者偏好于一次性实现损失,这时的心理痛苦程度要低于分开实现两次损失时的心理感受,对投资者而言,心理评估价值更大。文章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试图利用国内投资者交易记录去探究我国投资者存在这种心理倾向的可能性。同时借鉴前人经验,认为春节效应、不同股市行情、性别差异等因素都可能对投资者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享乐编辑效应在这些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对投资者交易行为也可能产生不一样的影响程度,因此提出几个细分假设。在对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之后,文章构建logit模型,研究我国个人投资者在不同控制变量因素的影响下,心理账户对个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存在合并亏损、分割收益的心理倾向,表现出在同一个交易日内卖出两只及以上亏损股票的概率要大于卖出一只亏损股票的概率,也就表明我国个人投资者可能会表现出集中卖出亏损股票、分次卖出赢利股票的心理意愿。第二,即使在春节效应的影响下,我国投资者继续表现出集中卖亏、分次卖赢的心理倾向,相对平时在春节的影响下投资者表现出更强的心理倾向,春节效应使得投资者这种心理倾向更大。第三,相对股市下跌行情来说,我国投资者在股市上涨周期中出现合并亏损、分割收益的心理倾向更大一点。在股市上涨行情中,投资者面对节节攀升的大盘指数,对于手中持有的亏损股票更倾向于集中卖出。第四,相对男性投资者,我国个人投资者中女性投资者表现出集中卖亏、分次卖赢的现象的概率要大一点,心理账户对女性投资者在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影响相对更大一点。第五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这部分简要总结了文章基本结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同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并提出一些后续的研究方向。文章结果表明心理账户对我国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存在显著的影响,所以笔者建议应该注重我国股票市场中广大个人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的培养,倡导投资者形成稳健的投资风格。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在公布重大公告、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时要加强管理,科学选择发布时间点。当然文章也存在数据处理比较粗略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加严谨,加入更多的不确定性条件,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