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较长的时期中,相对理性而言,感情尤其是教师感情的地位和价值一直被曲解和贬低。即便是当前的教育研究,学者们仍然只从工具论角度探讨教师感情,将其视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出于为教师感情“正名”这一目的,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教师)角色一(教学)文化”的视角,说明教师及其教育工作为何具有感情性,并探讨教师感情修养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提出教师感情合理性(感情和理性相互整合),阐释教师感情修养的资源、路径和具体策略。这就将以往对教师感情和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转化为感情是教育的一种根本属性的思考。本文首先明确了教师感情修养的何谓与为何。教师感情作为一种职业感情,是教师对教育世界人事的好恶感受和体验。教师感情修养是教师在理解感情性质与状态的基础上,对自身感情进行适合教育目的和教育情境要求的认识、管理和表达,从而努力提升感情合理性的意识与能力。从系统性而言,教师感情修养主要包括感情意识、感情管理与感情表达三个要素。与其它职业的感情修养相比,教师感情修养针对教育活动、内含教育动机、体现教育原则,其核心在于追求教师感情的合理性,即教师感情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教师感情合理性看似包含了感情与理性两个对立的概念,实际上体现了感情与理性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考察了感情与理性关系在学术史上的流变,认为没有理性的教师感情是盲目的,没有感情的教师理性是呆滞的,教师感情合理性是两者整合的结晶。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具有的感情属性逐渐凸显,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感情劳动,教师必须遵循感情规则的要求。实际上,教师践行感情规则的过程即是感情修养的过程。本文随后阐释了教师感情修养的策略。从整体上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特征,分析教师感情修养的路径,明确教师在此过程中可运用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并指出教师运用这些资源的条件以及优化资源的措施。最后,根据教师感情修养的要素,本文从追求感情意识合理性、感情管理合理性与感情表达合理性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教师感情修养的操作策略。总之,本文通过对教师感情修养的探讨,旨在丰富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感情维度,以此从教师感情角度探寻教育之道。而如果理解了教育之道,那就必然重视教师感情修养在教育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