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其他流散群体一样,阿拉伯裔美籍作家也高度关注他们及其同胞所面临的身份困境。本文探讨了五位穆斯林阿拉伯裔美籍女性作家的作品:戴安娜·阿布·贾芭的《新月》(2003),艾丽西亚·伊里亚的《头巾》(2005),莫贾·卡夫的《戴橘红色围巾的女孩》(2006),莱拉·哈拉比的《曾在应许之地》(2007)和兰达·贾拉尔的《回家地图》(2008)。这些小说展现了众多饱受身份困惑之苦的流散人物。除了运用几个注明的心理学理论外,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了阿明·马阿劳夫在《以身份之名·暴力与归属》(1998)中所提出的身份理论,来探讨这几部小说中的人物身份问题。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引言部分简要回顾国内外研究这五部小说的文献综述,阐明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主要从阿明·马阿劳夫所提出的身份理论中推导得出。
第一章全面研究流散和少数族裔这两个关键词的定义和区别,简要介绍美国的移民史以及流散群体和少数族裔的形成,讨论美国流散文学,并重点介绍阿拉伯裔美国文学,及其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探讨莫贾?卡夫的处女作《戴橘红色围巾的女孩》。这部处女作是一部教育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卡德拉走向成熟和自我实现的历程。本章提出将卡德拉的身份发展过程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阶段。第一阶段与她从父母和随行人员那里接受到的基本伊斯兰教育有关。在第二、第三和第四阶段,她的宗教观点发生了变化。经过一些主显节和几阶段,卡德拉终于能够构建自己的身份。
第三章主要分析莱拉·哈拉比的《曾在应许之地》。它讨论了主人公萨尔瓦和贾西姆的失败婚姻,并将其与他们混乱的身份联系起来。一方面,萨尔瓦始终无法在美国(其出生地)和约旦(其成长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阿拉伯,她的美国特质未受认同;在美国,她的阿拉伯特质也不被接受。另一方面,贾西姆为了研究在家乡不能研究的现代性问题,被引诱到美国学习,在美国生活了15年。马阿劳夫解释说,西方的现代性对移民极具吸引力,但往往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他者”。贾西姆会说英语,认真工作,努力赚钱,尽其所能使自己融入美国社会。然而她失败了,最终失去了一切,包括她自己。两位主人公的身份困境看似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为了融入主流文化,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某些部分身份,最终,由于缺乏互惠,他们的生活被毁灭。
第四章探讨艾丽西亚?伊里亚的处女作《头巾》。研究认为主人公贾西亚的性取向反映了她的身份困境。由于缺乏父母的教导,贾西亚脱离了她的出生,导致她无法健康地驾驭她新近发展的性取向。她不理解她所经受的种族主义,因为她对自己的阿拉伯血统缺乏了解。用“身份危机”,“恋父情结”,和“东方主义”等概念,本章解释了贾西亚利用她的性觉醒来寻找自己的身份。结果,她被美国男人侵犯和操纵,又被美国女性所拯救。这种侵犯和拯救类似于西方对东方的干涉。
第五章主要研究戴安娜·阿布·贾芭的《新月》,解读两位主人公:西润和汗生活于美阿信仰冲突中所面临的身份困境。西润的身份困惑由于缺少马阿劳夫所说的“互惠”而被扩大,而汗的身份困惑则是由于过早接触西方现代化国家而造成的。在美国出生并长大的西润发现,由于外貌的原因,她很难甚至不可能融入到阿拉伯主流文化中。虽然周围的阿拉伯人并不接受她,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的阿拉伯身份。汗在设法调和自己不断发展的西方身份和与生俱来的阿拉伯自我之前,始终与自己的过去在抗争。本章认为西润和汗的互惠关系帮助他们获得了和解,减少了他们的身份困惑。
最后一章主要解读兰达?贾拉尔的《回家地图》,解构了主人公奈妲迪在寻找家园和身份的过程中所绘制的地图。奈妲迪出生在美国,但又拥有埃及、科威特和巴勒斯坦三国的民族信仰。随着她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她的身份也在发展。她身份的各个方面,包括姓名,性别,宗教,性取向和教育等,都是身份认同的诸多要素。根据温伯格的双性身份发展模型,将奈妲迪的性身份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最后,在不断寻求身份的过程中,奈妲迪的家也随之被发现。
马阿劳夫指出身份的认同非常复杂,它不仅仅根据民族或宗教信仰来界定。他认为界定身份的因素包含了无限种,若极端地采用其中一种因素来界定身份,就会引发暴力冲突,尤其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特定归属感受到威胁或攻击时(26)。以前的评论文章大多是通过民族信仰来界定流散者的身份,而本研究旨在超越以前文献将身份认同限定于国籍这一单一因素的局限。本研究提出,人物的身份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这些不同的因素使每个人物非常独特,但又能彼此认同。本文也强调这些人物的抗争,因为社会总是片面地看待他们的身份问题。同时,本研究用马阿劳夫提出的“互惠”概念(41),以解决个人、群体、社会、国家以及文化层面的身份认同问题。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引言部分简要回顾国内外研究这五部小说的文献综述,阐明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主要从阿明·马阿劳夫所提出的身份理论中推导得出。
第一章全面研究流散和少数族裔这两个关键词的定义和区别,简要介绍美国的移民史以及流散群体和少数族裔的形成,讨论美国流散文学,并重点介绍阿拉伯裔美国文学,及其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探讨莫贾?卡夫的处女作《戴橘红色围巾的女孩》。这部处女作是一部教育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卡德拉走向成熟和自我实现的历程。本章提出将卡德拉的身份发展过程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阶段。第一阶段与她从父母和随行人员那里接受到的基本伊斯兰教育有关。在第二、第三和第四阶段,她的宗教观点发生了变化。经过一些主显节和几阶段,卡德拉终于能够构建自己的身份。
第三章主要分析莱拉·哈拉比的《曾在应许之地》。它讨论了主人公萨尔瓦和贾西姆的失败婚姻,并将其与他们混乱的身份联系起来。一方面,萨尔瓦始终无法在美国(其出生地)和约旦(其成长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阿拉伯,她的美国特质未受认同;在美国,她的阿拉伯特质也不被接受。另一方面,贾西姆为了研究在家乡不能研究的现代性问题,被引诱到美国学习,在美国生活了15年。马阿劳夫解释说,西方的现代性对移民极具吸引力,但往往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他者”。贾西姆会说英语,认真工作,努力赚钱,尽其所能使自己融入美国社会。然而她失败了,最终失去了一切,包括她自己。两位主人公的身份困境看似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为了融入主流文化,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某些部分身份,最终,由于缺乏互惠,他们的生活被毁灭。
第四章探讨艾丽西亚?伊里亚的处女作《头巾》。研究认为主人公贾西亚的性取向反映了她的身份困境。由于缺乏父母的教导,贾西亚脱离了她的出生,导致她无法健康地驾驭她新近发展的性取向。她不理解她所经受的种族主义,因为她对自己的阿拉伯血统缺乏了解。用“身份危机”,“恋父情结”,和“东方主义”等概念,本章解释了贾西亚利用她的性觉醒来寻找自己的身份。结果,她被美国男人侵犯和操纵,又被美国女性所拯救。这种侵犯和拯救类似于西方对东方的干涉。
第五章主要研究戴安娜·阿布·贾芭的《新月》,解读两位主人公:西润和汗生活于美阿信仰冲突中所面临的身份困境。西润的身份困惑由于缺少马阿劳夫所说的“互惠”而被扩大,而汗的身份困惑则是由于过早接触西方现代化国家而造成的。在美国出生并长大的西润发现,由于外貌的原因,她很难甚至不可能融入到阿拉伯主流文化中。虽然周围的阿拉伯人并不接受她,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的阿拉伯身份。汗在设法调和自己不断发展的西方身份和与生俱来的阿拉伯自我之前,始终与自己的过去在抗争。本章认为西润和汗的互惠关系帮助他们获得了和解,减少了他们的身份困惑。
最后一章主要解读兰达?贾拉尔的《回家地图》,解构了主人公奈妲迪在寻找家园和身份的过程中所绘制的地图。奈妲迪出生在美国,但又拥有埃及、科威特和巴勒斯坦三国的民族信仰。随着她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她的身份也在发展。她身份的各个方面,包括姓名,性别,宗教,性取向和教育等,都是身份认同的诸多要素。根据温伯格的双性身份发展模型,将奈妲迪的性身份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最后,在不断寻求身份的过程中,奈妲迪的家也随之被发现。
马阿劳夫指出身份的认同非常复杂,它不仅仅根据民族或宗教信仰来界定。他认为界定身份的因素包含了无限种,若极端地采用其中一种因素来界定身份,就会引发暴力冲突,尤其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特定归属感受到威胁或攻击时(26)。以前的评论文章大多是通过民族信仰来界定流散者的身份,而本研究旨在超越以前文献将身份认同限定于国籍这一单一因素的局限。本研究提出,人物的身份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这些不同的因素使每个人物非常独特,但又能彼此认同。本文也强调这些人物的抗争,因为社会总是片面地看待他们的身份问题。同时,本研究用马阿劳夫提出的“互惠”概念(41),以解决个人、群体、社会、国家以及文化层面的身份认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