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当代阿拉伯美籍女作家文学中的身份困境与互惠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19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其他流散群体一样,阿拉伯裔美籍作家也高度关注他们及其同胞所面临的身份困境。本文探讨了五位穆斯林阿拉伯裔美籍女性作家的作品:戴安娜·阿布·贾芭的《新月》(2003),艾丽西亚·伊里亚的《头巾》(2005),莫贾·卡夫的《戴橘红色围巾的女孩》(2006),莱拉·哈拉比的《曾在应许之地》(2007)和兰达·贾拉尔的《回家地图》(2008)。这些小说展现了众多饱受身份困惑之苦的流散人物。除了运用几个注明的心理学理论外,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了阿明·马阿劳夫在《以身份之名·暴力与归属》(1998)中所提出的身份理论,来探讨这几部小说中的人物身份问题。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引言部分简要回顾国内外研究这五部小说的文献综述,阐明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主要从阿明·马阿劳夫所提出的身份理论中推导得出。
  第一章全面研究流散和少数族裔这两个关键词的定义和区别,简要介绍美国的移民史以及流散群体和少数族裔的形成,讨论美国流散文学,并重点介绍阿拉伯裔美国文学,及其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探讨莫贾?卡夫的处女作《戴橘红色围巾的女孩》。这部处女作是一部教育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卡德拉走向成熟和自我实现的历程。本章提出将卡德拉的身份发展过程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阶段。第一阶段与她从父母和随行人员那里接受到的基本伊斯兰教育有关。在第二、第三和第四阶段,她的宗教观点发生了变化。经过一些主显节和几阶段,卡德拉终于能够构建自己的身份。
  第三章主要分析莱拉·哈拉比的《曾在应许之地》。它讨论了主人公萨尔瓦和贾西姆的失败婚姻,并将其与他们混乱的身份联系起来。一方面,萨尔瓦始终无法在美国(其出生地)和约旦(其成长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阿拉伯,她的美国特质未受认同;在美国,她的阿拉伯特质也不被接受。另一方面,贾西姆为了研究在家乡不能研究的现代性问题,被引诱到美国学习,在美国生活了15年。马阿劳夫解释说,西方的现代性对移民极具吸引力,但往往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他者”。贾西姆会说英语,认真工作,努力赚钱,尽其所能使自己融入美国社会。然而她失败了,最终失去了一切,包括她自己。两位主人公的身份困境看似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为了融入主流文化,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某些部分身份,最终,由于缺乏互惠,他们的生活被毁灭。
  第四章探讨艾丽西亚?伊里亚的处女作《头巾》。研究认为主人公贾西亚的性取向反映了她的身份困境。由于缺乏父母的教导,贾西亚脱离了她的出生,导致她无法健康地驾驭她新近发展的性取向。她不理解她所经受的种族主义,因为她对自己的阿拉伯血统缺乏了解。用“身份危机”,“恋父情结”,和“东方主义”等概念,本章解释了贾西亚利用她的性觉醒来寻找自己的身份。结果,她被美国男人侵犯和操纵,又被美国女性所拯救。这种侵犯和拯救类似于西方对东方的干涉。
  第五章主要研究戴安娜·阿布·贾芭的《新月》,解读两位主人公:西润和汗生活于美阿信仰冲突中所面临的身份困境。西润的身份困惑由于缺少马阿劳夫所说的“互惠”而被扩大,而汗的身份困惑则是由于过早接触西方现代化国家而造成的。在美国出生并长大的西润发现,由于外貌的原因,她很难甚至不可能融入到阿拉伯主流文化中。虽然周围的阿拉伯人并不接受她,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的阿拉伯身份。汗在设法调和自己不断发展的西方身份和与生俱来的阿拉伯自我之前,始终与自己的过去在抗争。本章认为西润和汗的互惠关系帮助他们获得了和解,减少了他们的身份困惑。
  最后一章主要解读兰达?贾拉尔的《回家地图》,解构了主人公奈妲迪在寻找家园和身份的过程中所绘制的地图。奈妲迪出生在美国,但又拥有埃及、科威特和巴勒斯坦三国的民族信仰。随着她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她的身份也在发展。她身份的各个方面,包括姓名,性别,宗教,性取向和教育等,都是身份认同的诸多要素。根据温伯格的双性身份发展模型,将奈妲迪的性身份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最后,在不断寻求身份的过程中,奈妲迪的家也随之被发现。
  马阿劳夫指出身份的认同非常复杂,它不仅仅根据民族或宗教信仰来界定。他认为界定身份的因素包含了无限种,若极端地采用其中一种因素来界定身份,就会引发暴力冲突,尤其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特定归属感受到威胁或攻击时(26)。以前的评论文章大多是通过民族信仰来界定流散者的身份,而本研究旨在超越以前文献将身份认同限定于国籍这一单一因素的局限。本研究提出,人物的身份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这些不同的因素使每个人物非常独特,但又能彼此认同。本文也强调这些人物的抗争,因为社会总是片面地看待他们的身份问题。同时,本研究用马阿劳夫提出的“互惠”概念(41),以解决个人、群体、社会、国家以及文化层面的身份认同问题。
其他文献
称谓语作为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高频词汇,学界对其研究成果斐然,包括称谓语的界定、泛化、增生、隐退,及网络新兴称谓中的单个称谓或单个称谓词群,研究成果颇多,但对网络语境下泛化的亲属称谓词群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当代汉语中衍生出的泛亲属化称谓词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典型附缀式亲属称谓词“小哥、大哥/大姐、大妈、叔、爷”,以现代汉语词汇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
学位
学位
学位
陈东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位极具代表性的诗人。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催动着处于停滞状态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而随着城市建设的重启,城市文化也随着恢复了生机活力,大量现代城市经验源源不断地充实着新一代作家的写作素材,扩大着他们的创作领域,为城市作家群体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舞台。文学发展的策源地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一场城市文化的复兴拉开帷幕。作为城市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诗人也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
学位
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想。其主要观点是文学研究不能只以作品为中心,而应该把读者也作为对象,也就是说要重视作品的信息的反馈系统。而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翻译研究也不同于传统的翻译研究,它将文本意义重新定义。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的,那么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译语读者接受和理解。至此读者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开始凸显。在如今倡导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大环境下,越来
学位
本文基于态度系统,运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杨宪益夫妇1980年版《祝福》英译本中态度资源的翻译技巧,以期对中国文学作品中态度资源的翻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态度指表达各种情感和价值评价的词汇语法资源,是语篇中表达评价意义的核心资源。译介学者一直关注态度资源的翻译,态度意义如何成功地从源语文本转换到目的语文本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现有态度资源的翻译研究尚未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翻译技巧,不
学位
杨宪益、戴乃迭译的《窦娥冤》与时钟雯译的《窦娥冤》是有影响的两个《窦娥冤》英译本,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在海外传播的范例。本文以翻译传播过程理论为指导,以上述英译本为例,围绕翻译传播过程的四个阶段:翻译传播发起阶段、翻译阶段、传输阶段、接受阶段,对比分析了《窦娥冤》两个英译本这四个阶段呈现出的差异,从而得出中国典籍作品翻译传播的一些启示。通过《窦娥冤》杨宪益、戴乃迭以及时钟雯译本在翻译传播过程四
学位
本文选取了白之所译的中国古典戏剧代表作《牡丹亭》及其首个英文全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角度入手,并结合中国古典戏剧表演的特点,对其中的可表演性因素做深入分析,旨在探索可表演性原则在中国古典戏剧英译中的新内涵。  《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丰碑,在中国文学领域乃至昆曲舞台都享有极高的地位。其首个英文全译本由美国汉学家白之完成,白之的译文十分强调可表演性。  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在于解码
学位
人们在反复体验事物、事件和关系后,产生了事物、事件和关系经验,经验通过概念化,即用形式单位进行表征后,成为了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概念本质上是语符化的,存于人们的大脑之中。这些用以表征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的形式单位就是概念形式表征。基于概念化手段,概念形式表征又可分为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相比概念直陈形式表征,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对概念结构的扭曲程度更高,象似性更弱,语用功能更丰富,更能反映出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