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以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建立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coscia pain syndrome,MPS)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针刺、艾灸两种不同干预方法对MPS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变化,探讨针刺、艾灸治疗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镇痛机制,为临床治疗MPS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32只SPF级SD雄性大鼠筛选出配合度较差的8只大鼠分入空白组,将剩下的24只SD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3组,造模方式采用顿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方法,建立MPS模型大鼠。12周造模结束后,模型组不做治疗干预,针刺组、艾灸组进行相应的治疗。采用热刺痛检测法检测各阶段大鼠热缩足潜伏期,采用HE染色法观察激痛点局部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大鼠行为学及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空白组大鼠实验期间体重有所增长,饮食、活动量、皮毛颜色、易激惹程度基本无变化;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造模后活动量减少,皮毛颜色出现变黄且容易被激惹;针刺组、艾灸组治疗后活饮食正常,活动量有所增加。空白组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热缩足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剩余三组,与空白组相比,偶见坡行,大鼠热缩足潜伏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偶见破行,针刺组和艾灸组大鼠与空白组无异,且三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和艾灸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有着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艾灸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2.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频率的变化空白组大鼠在检测时肌电图呈静息状态,无异常自发电位;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出现密集的终板电位,自发电活动频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和艾灸组的自发电活动频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自发电活动频率低于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病理形态学结果空白组大鼠在左侧股内侧肌无法触摸到肌紧张带和结节,在光镜下可以看到横切面下肌细胞形状规则、排列有序、细胞核清晰可见;纵切面下肌纤维形状排列规则,无变形、粘连等病理特征。模型组多数大鼠在左侧股内侧肌可以触摸到肌紧张带和结节,肌电检测时多数大鼠出现了抽搐反应,在光镜下可以看到横切面下肌细胞形状出发生改变,出现圆形肌细胞,发现大量聚集性炎性细胞,部分细胞核内移;纵切面下肌纤维出现粘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特征。针刺组与艾灸组在治疗以后多数大鼠触摸到的肌紧张带和结节均小于模型组,在光镜下可以看到两组横切面下肌细胞形态多数是形状规则,排列有序,细胞核清晰可见,整体基本接近正常;纵切面下偶有轻微粘连,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特征,整体基本接近正常。4.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蛋白表达的变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大鼠血清中TNF-α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艾灸组血清中TNF-α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TNF-α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大鼠脊髓中NGF、GFAP基因表达的变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大鼠脊髓中NGF、GFAP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和艾灸组大鼠脊髓中NGF、GFAP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相比,艾灸组大鼠脊髓中NGF、GFAP基因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各组大鼠脊髓中NGF、GFAP蛋白表达的变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大鼠脊髓中NGF、GFAP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和艾灸组大鼠脊髓中NGF、GFAP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相比,艾灸组大鼠脊髓中NGF、GFAP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艾灸激痛点治疗MPS大鼠均可提高其热缩足潜伏期,改善激痛点局部组织病理形态,降低血清中TNF-α蛋白浓度,降低脊髓背角中NGF、GFAP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推测其镇痛机制可能是一方面改善了局部的炎性微环境,降低伤害信号的传导,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降低NGF、GFAP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