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诗歌作品的叙事分析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十九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济慈开创了某种精神追求的范式。他的观点影响了许多文人并发展成为重要的文艺命题。长久以来,济慈的诗歌被看作是抒情言志的文学体式,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研究者们尤其注重阐发济慈诗歌的抒情特色。不过,这些研究在凸显了济慈诗歌抒情特色的同时,对其诗歌的叙事性的关照视角有所忽略。事实上,“叙事”作为一种基本的文学功底,在诗歌的发展历史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单纯从抒情的角度研究济慈的诗歌作品,会忽略其诗歌的部分重要特质。因此,本文拟从叙事学视角出发,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视角、叙述声音、叙述空间三个方面对济慈的诗歌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深入认识和理解济慈的诗歌作品,发掘其文学价值。
  论文第一章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笔者发现在经典叙事学阶段,叙事过多集中在文学叙事领域,但就文学叙事而言,叙事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说叙事”的研究领域,叙事学研究的后经典转向使得诗歌叙事成为可能。布莱恩.麦克黑尔对诗歌叙事学段位性思考,尚必武的跨文类研究和章君强的诗歌意象叙事分析方法的提出为诗歌叙事学研究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诗歌叙事学无论对于诗歌研究还是叙事学研究来说,都开辟了新的视角,打开了新的路径。与其他文学批评的方法一样,诗歌的叙事学研究将引领读者看到一个更加开阔、全面的文学世界。
  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说明了济慈诗歌作品的国内外研究,以及国内外叙事学的研究现状。叙事学是关于叙事文本或叙事作品研究的理论。它在对意义构成单位进行切分的基础上,探讨文本内在的构成机制,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内在联系,从而寻求叙事文本区别于其他类型作品的独特规律。(《叙事学导论》,谭君强,2008)诗歌叙事学研究的方法是多元的,作为文学叙事的一个子类型,经典与后经典阶段的叙事研究方法对于诗歌叙事同样适用,现有的叙事学理论与诗歌理论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当代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研究》,尚必武,2013)。
  接下来的三个章节里,论文将运用叙事学理论分析济慈的诗歌作品。其中,第四章从叙述视角分别分析《安狄米恩》和《伊莎贝拉》两部作品。第五章从叙述声音角度分析《圣亚尼节前夜》。第六章从叙述空间角度分析《赛吉颂》和《拉米亚》两部作品。
  最后一部分总结了以上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济慈从许多批评家和诗人那里获得了灵感,这些灵感激发他创作出许多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众多文学研究者从美学与消极感知力角度研究他的作品,所发掘出来的文学价值只是冰山一角。从叙事学这一新的文学理论对其作品进行深度的解读,会发现诗人的叙事创作技巧由不成熟逐渐发展到灵活运用叙事技巧展现诗歌特色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叙事学理论分析济慈诗歌使得诗歌的主题思想更容易被读者领悟出来,同时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变化也更容易被读者感知。我们会发现济慈的文学世界是情感丰富且赋有思考意义的,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他丰富的叙述技巧让读者看到了他的思想智慧之树。
其他文献
承袭隋代而来的唐代科举制度,在诸多方面都存有太多不公平现象,这导致每岁近千名应举士子在长安铩羽而归,无功而返。士子下第之后,大多都有亲友相送。相送时,多年来应举的苦辛、奔波的艰难、下第的失意以及无颜省亲的愧疚全由婉转蕴藉的“诗家语”结撰,形成篇篇伤心言,句句苦辛酸的下第别诗。正是这些离别时刻的真挚话语,分别一瞬的深浓情感,使我们在千年之后还能体会到唐代士子应举之苦、仕进之难。通过对唐代下第别诗进行
学位
“人日”又称“人胜节”、“灵辰”、“人辰”等,是我国重要的古典节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其节期在每年的正月初七。节日的内容和形式多样,“戴胜”、食菜羹、煎饼、登高等都是“人日”重要的习俗。“人日”滥觞甚早,魏晋时已基本定型,并逐渐受重视,拥趸日众,唐宋时人们对“人日”的关注达到巅峰,并确立为官方节日,旬假一日,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均有丰富的节庆民俗。唐宋时产生了大量以“人日”为描写对象的节俗诗
学位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方言是地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地域文化深深地影响方言。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推普的进行,方言和地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很多方言消失或濒于消失,地域文化也不能很好地传承与发展。本课题在实地调查巨鹿方言词汇的基础上,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分析巨鹿方言词汇蕴含的深厚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可以促进巨鹿方言词汇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巨鹿地域文化的传承与
学位
先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戴礼记》一书汇编了这一时期各类礼学内容,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本文是第一次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大戴礼记》进行的专书词汇考察,力图通过对该书词汇的定量与定性分析,一方面描述个体特色词语的文化内涵,了解《大戴礼记》词语的基本文化概貌,一方面形成系统的词语文化内涵体系,展现《大戴礼记》词语文化内涵的系统性。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
学位
戏剧翻译研究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戏剧翻译的发展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出现了误区。在方法论上,译界受困于经验主义思想,过度强调译者自身的翻译策略,侧重在单维语言层面的转换,以实现与原作的对等;在认识论上,译界对翻译理论仍持有二元对立和中心论的立场。然而,翻译是一个开放交流的过程。译者在与文本的作者、读者、源语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动态对话中生成译文,从而成就了文本的再生。因此,翻译过
学位
本文在以往重译动因研究的基础上,以刘重德翻译简·奥斯汀的《爱玛》为例,旨在总结其重译《爱玛》的动因。  重译,即重新翻译。按照重译分类类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重译可分为不同译者对同一作品的翻译以及同一个译者对同一作品的翻译,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属于后一种类型。刘重德翻译《爱玛》经历了翻译→修订→重译的复杂过程。其公开出版于1949年的《爱玛》译本为《爱玛》首个汉译本,后于80年代初修订了该译本,并最终于
学位
翻译是一种以社会为背景的实践活动,由翻译场域的行动者共同实施。译者作为与翻译实践最为直接关联的行动者,其翻译行为受到场域中其他行动者多方面的影响,社会学能有效地从社会宏观层面和文本微观层面分析译者的选择现象。  英国新生代汉学家蓝诗玲于2009年翻译的《鲁迅小说全集》,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在英国汉学界获得一致好评。本文基于布迪厄资本和惯习的理论,分别考察蓝诗玲在其翻译活动中对原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现
小说《洛丽塔》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是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最成功的小说。它因敏感的故事内容和新颖的创作风格被公认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最具争议的小说之一。《洛丽塔》以死囚自白的方式讲述了大学教授亨伯特与未成年叛逆少女洛丽塔之间的爱情故事。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生活在一个荒谬的世界里,他们都有明显的人格缺陷和心理异常,这些缺陷和异常最终导致了他们人生的悲剧。人性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经典文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