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下第别诗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12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袭隋代而来的唐代科举制度,在诸多方面都存有太多不公平现象,这导致每岁近千名应举士子在长安铩羽而归,无功而返。士子下第之后,大多都有亲友相送。相送时,多年来应举的苦辛、奔波的艰难、下第的失意以及无颜省亲的愧疚全由婉转蕴藉的“诗家语”结撰,形成篇篇伤心言,句句苦辛酸的下第别诗。正是这些离别时刻的真挚话语,分别一瞬的深浓情感,使我们在千年之后还能体会到唐代士子应举之苦、仕进之难。通过对唐代下第别诗进行深入探究和整体分析,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观照唐代下第士人群体提供了视角与例证,也为我们更好地还原唐代下第士人的活动提供了可能。
  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唐下第别诗展开研究:
  第一章在定义唐代下第别诗的基础上,从时空分布及下第后活动分布两个角度量化唐代下第别诗,分析其创作概貌。从送别与科举下第两个方向探究唐代下第别诗的形成原因,指出正是唐代科举制度之弊端与唐人喜好送别之风尚共同促成了唐代下第别诗的形成。
  第二章依据唐代士子下第后的空间及活动类型对唐代下第别诗进行分类,以结构化的眼光观照下第留别诗、下第归家类别诗、下第干谒类别诗与下第漫游类等四类下第别诗,论述下第别诗同中有异的艺术特征。下第留别诗由于创作主体的原因,必然具有“真实记录”的特色;下第归家类别诗与下第干谒类别诗,前者承继下第留别诗真实记录的特征,带有明显的“叙事言情”的特征,后者则呈现出“实用性”特征;下第漫游类别诗以其出色的写景抒情品格独立于唐代下第别诗中,与其他三类作品构成音调和谐、绕梁不绝的交响乐。
  第三章从下第士子与相送诗人两个角度,针对唐代下第别诗创作中的对话特征,细致梳理了唐代下第别诗中下第士子与相送诗人的情感内蕴,指出唐代下第别诗中呈现出失意与关怀并存的情感特质:下第士子主要有失意、羞惭、自疑等心态,与之对应的则是相送诗人表现出的安慰、同情与鼓励等情感。
  第四章从抒情的角度来讲:首先,下第别诗的作者喜用那些展现自己真切情感的夸张的字词;其次,下第别诗的意象与典故,都是浅俗易见的,易于抒情的;最后下第留别诗的意境由于士子情绪的影响表现出凄冷悲苦的特征,而下第送别诗的意境营造则随时代的更迭逐步由明媚盎然变得灰暗沉寂起来。
  第五章从文化地理学、母题研究等角度对唐代下第别诗进行多元观照。借用文化地理学景观分析及“地方感”理论探析唐代下第别诗中的文学空间,发现文学景观及其放置方式与典故、意象一起承载着诗人含蓄而充实的情感,增强了下第别诗的耐读性;在“弃逐”与“回归”二元视角下观照唐下第别诗,指出下第别诗从本质上说是“弃逐—回归”母题的典型文本;通过以传播学理论观照唐代下第别诗,探究下第别诗的传播模式以及传播效果对创作的影响。
其他文献
《說文解字》在我國語言學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從《說文解字》問世之後,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或從意義,或從音韻,或從形體,角度多元,成果豐碩。但從理據角度分析研究《說文解字》的卻很少。因此本文從命名理據角度研究《說文解字》石部字,剖析古人命名事物的規律與特點,以期促進中國語源學的研究。本文大體如下:  緒論部分,主要介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義,研究歷史和現狀,研究任務和方法,研究對象和
《説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源头,也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字典。《尔雅》则是中国最早的训诂学专书,也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词书。两部着作历来研究者不绝,并且各自都形成专门的学问,《説文解字》研究发展到清代形成“许学”,《尔雅》研究则形成“雅学”,二者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近年来,通过将《尔雅》与《説文解字》加以比较来展开《说文解字》研究的论文开始出现。在相关的研究中,以《説文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跨越两个世纪的文学大家,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威塞克斯小说《还乡》(1878)《德伯家的苔丝》(1891)《无名的裘德》(1896)等小说,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威塞克斯世界”,展现了古老的英国宗法制社会在遭到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侵蚀后所发生的悲剧性变化。本文在文学地理学批评视域下重点探讨了“威塞克斯世界”中的地理意象和地理空间以及威塞克斯小说文学地
学位
本文共分四章十一节,以20世纪现代派的代表作家卡夫卡和哈罗德·品特的作品为例,研究20世纪西方现代派中的“地下室”意象,探究“地下室”意象研究的可行性和其丰厚的内涵价值。  论文第一章分三步对“地下室”这一意象进行探源:首先,通过梳理、分析20世纪前后与“地下室”有关的作品及其意象含义,明确“地下室”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是承载主人公主要活动且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空间意象,且以卡夫卡和品特的作品较为典
学位
论文“先秦诸子说舜研究”是以先秦儒、墨、道、法四家为主要范围,从文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先秦儒、墨、道、法四家如何塑造的舜形象。因此,论文首先要探究舜的原型形象,以之作为先秦儒、墨、道、法四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重塑舜形象的基础。儒家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进行舜形象的塑造。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因此,儒家舜的形象塑造,是为了“重其言”,亦是
学位
贾平凹作为中国文坛上一位令人瞩目的文学家,其散文和小说创作可谓并驾齐驱。然而,评论界对其散文的研究相较于对其小说的研究则显得过于不足,研究的视角也有待于开拓。本人试图从“现代性”和传统表现形式相结合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贾平凹散文中是如何呈现出“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来抒写中国现代人的感觉和生存,状绘从传统向现代转化中民族灵魂的痛楚和蜕变”这一艺术特征的。  贾平凹追求“以中国传统的美的表现方
学位
于伶是中国左翼戏剧家的杰出代表。在左翼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于伶以戏剧为武器,积极投身于中国社会革命的洪流中。于伶一直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左翼戏剧运动的,然而学术界对于伶戏剧创作与左翼文学思潮的相关话题和史实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力图在全面考察左翼文学思潮对于伶戏剧创作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于伶戏剧创作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之处,论述其戏剧创作的特殊风貌及历史贡献。  论文共四章。第一章,梳理深受左
葛水平是赵树理故乡走出来的当代著名女作家。她最开始从事剧本编写工作,出版过诗集和散文集,直到2004年才开始发表小说。虽然葛水平步入小说创作的时间较晚,但她的小说影响力最大。这意味着当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与小说家身份重叠时,葛水平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力、表现力与对美的敏锐感受力、想象力相融合,遂形成了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借助于这样的认知,认识到葛水平把她的诗人气质和作家的才能都熔铸在作品创作之中,她的散
学位
家园是人们内心中永恒的依恋和风景,从古至今家园一直是文人墨客倾心表达的主题之一,作家们以风格各异的艺术形式呈现出心中的家园形象,传达着各自的家园意识。孙犁作为现当代文坛上一位重量级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中就流淌着对家园意识难以割舍的依恋。本文通过对孙犁其人其文的分析,来探讨他是如何表现其家园意识的,又是怎样把自己对家园的满腔深情倾注在作品中以及他的家园意识的形成原因,并探究其家园意识的价值取向,以期
学位
本文借用空间叙事学的相关理论研究陈忠实小说中的空间书写,并分析空间在小说叙事中的特征、形态和功能。  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陈忠实小说的空间意识。作者在小说中以模糊时间的方式增强了空间,空间得到了重视。另外作者用不同的方式塑造了多维空间、顺承空间和共时性空间,这样的多重空间在小说中将时间切分成段,增加了空间在叙事中的作用。第二章介绍陈忠实小说的物理空间。该部分梳理陈忠实笔下的乡村空间和城市空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