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袭隋代而来的唐代科举制度,在诸多方面都存有太多不公平现象,这导致每岁近千名应举士子在长安铩羽而归,无功而返。士子下第之后,大多都有亲友相送。相送时,多年来应举的苦辛、奔波的艰难、下第的失意以及无颜省亲的愧疚全由婉转蕴藉的“诗家语”结撰,形成篇篇伤心言,句句苦辛酸的下第别诗。正是这些离别时刻的真挚话语,分别一瞬的深浓情感,使我们在千年之后还能体会到唐代士子应举之苦、仕进之难。通过对唐代下第别诗进行深入探究和整体分析,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观照唐代下第士人群体提供了视角与例证,也为我们更好地还原唐代下第士人的活动提供了可能。
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唐下第别诗展开研究:
第一章在定义唐代下第别诗的基础上,从时空分布及下第后活动分布两个角度量化唐代下第别诗,分析其创作概貌。从送别与科举下第两个方向探究唐代下第别诗的形成原因,指出正是唐代科举制度之弊端与唐人喜好送别之风尚共同促成了唐代下第别诗的形成。
第二章依据唐代士子下第后的空间及活动类型对唐代下第别诗进行分类,以结构化的眼光观照下第留别诗、下第归家类别诗、下第干谒类别诗与下第漫游类等四类下第别诗,论述下第别诗同中有异的艺术特征。下第留别诗由于创作主体的原因,必然具有“真实记录”的特色;下第归家类别诗与下第干谒类别诗,前者承继下第留别诗真实记录的特征,带有明显的“叙事言情”的特征,后者则呈现出“实用性”特征;下第漫游类别诗以其出色的写景抒情品格独立于唐代下第别诗中,与其他三类作品构成音调和谐、绕梁不绝的交响乐。
第三章从下第士子与相送诗人两个角度,针对唐代下第别诗创作中的对话特征,细致梳理了唐代下第别诗中下第士子与相送诗人的情感内蕴,指出唐代下第别诗中呈现出失意与关怀并存的情感特质:下第士子主要有失意、羞惭、自疑等心态,与之对应的则是相送诗人表现出的安慰、同情与鼓励等情感。
第四章从抒情的角度来讲:首先,下第别诗的作者喜用那些展现自己真切情感的夸张的字词;其次,下第别诗的意象与典故,都是浅俗易见的,易于抒情的;最后下第留别诗的意境由于士子情绪的影响表现出凄冷悲苦的特征,而下第送别诗的意境营造则随时代的更迭逐步由明媚盎然变得灰暗沉寂起来。
第五章从文化地理学、母题研究等角度对唐代下第别诗进行多元观照。借用文化地理学景观分析及“地方感”理论探析唐代下第别诗中的文学空间,发现文学景观及其放置方式与典故、意象一起承载着诗人含蓄而充实的情感,增强了下第别诗的耐读性;在“弃逐”与“回归”二元视角下观照唐下第别诗,指出下第别诗从本质上说是“弃逐—回归”母题的典型文本;通过以传播学理论观照唐代下第别诗,探究下第别诗的传播模式以及传播效果对创作的影响。
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唐下第别诗展开研究:
第一章在定义唐代下第别诗的基础上,从时空分布及下第后活动分布两个角度量化唐代下第别诗,分析其创作概貌。从送别与科举下第两个方向探究唐代下第别诗的形成原因,指出正是唐代科举制度之弊端与唐人喜好送别之风尚共同促成了唐代下第别诗的形成。
第二章依据唐代士子下第后的空间及活动类型对唐代下第别诗进行分类,以结构化的眼光观照下第留别诗、下第归家类别诗、下第干谒类别诗与下第漫游类等四类下第别诗,论述下第别诗同中有异的艺术特征。下第留别诗由于创作主体的原因,必然具有“真实记录”的特色;下第归家类别诗与下第干谒类别诗,前者承继下第留别诗真实记录的特征,带有明显的“叙事言情”的特征,后者则呈现出“实用性”特征;下第漫游类别诗以其出色的写景抒情品格独立于唐代下第别诗中,与其他三类作品构成音调和谐、绕梁不绝的交响乐。
第三章从下第士子与相送诗人两个角度,针对唐代下第别诗创作中的对话特征,细致梳理了唐代下第别诗中下第士子与相送诗人的情感内蕴,指出唐代下第别诗中呈现出失意与关怀并存的情感特质:下第士子主要有失意、羞惭、自疑等心态,与之对应的则是相送诗人表现出的安慰、同情与鼓励等情感。
第四章从抒情的角度来讲:首先,下第别诗的作者喜用那些展现自己真切情感的夸张的字词;其次,下第别诗的意象与典故,都是浅俗易见的,易于抒情的;最后下第留别诗的意境由于士子情绪的影响表现出凄冷悲苦的特征,而下第送别诗的意境营造则随时代的更迭逐步由明媚盎然变得灰暗沉寂起来。
第五章从文化地理学、母题研究等角度对唐代下第别诗进行多元观照。借用文化地理学景观分析及“地方感”理论探析唐代下第别诗中的文学空间,发现文学景观及其放置方式与典故、意象一起承载着诗人含蓄而充实的情感,增强了下第别诗的耐读性;在“弃逐”与“回归”二元视角下观照唐下第别诗,指出下第别诗从本质上说是“弃逐—回归”母题的典型文本;通过以传播学理论观照唐代下第别诗,探究下第别诗的传播模式以及传播效果对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