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0月11日,著名的诺贝尔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此,莫言成为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客观地说,各国译者对莫言作品的翻译对他此次获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莫言的文学作品运用天马行空的叙述手法、采用大量的陌生化处理、塑造了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同时,字里行间更是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莫言自己也表示:“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1]。”于是,对其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十分必要。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后来的译者带来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上的启发,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负载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已经超越了其语言本身,而包涵了该文化所特有的历史、社会、宗教、生态等多方面意义。所以,对于译者而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往往也是文学翻译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关联——顺应理论是Sperber与Wilson的关联理论和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的结合。该理论以译者的认知过程为研究主体,是一个跨文化的理论框架。它把翻译看作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以及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也就是说,译者应该在阅读原文的过程当中,尽力在原文的认知语境中找到其最佳关联,并且在翻译成译入语的过程中,要在译文的认知语境中作出动态顺应。在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原文文本中,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覆盖了社会习俗、饮食习惯、生态、宗教、礼仪等等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一而足。葛浩文作为一名资深译者,有着多年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莫言作品的经验。他的翻译能够助力莫言作品被广大西方读者所接受,其翻译的方法一定具有可研究和可以借鉴之处。本文以葛浩文对《红高粱家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例,探究关联——顺应理论对于翻译过程的描述和解释作用,以及归纳译者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希望从中总结出其对后来译者的启示。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自我评估的方法,探究在一项国际语言能力参考标准下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现状。本研究所参考的语言能力框架为《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该框架将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针对电力部门亟需解决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栈式自编码和GRU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方法首先对输入的历史数据,包括电
江苏省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与影响,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把保增长与抓创新、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来,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较快发展。文章总结了江苏培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疑难病例抗感染治疗的典型案例及其药学监护过程,为其今后参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病例讨论及会诊时,分析疑难病例合理
白藜芦醇是一种非黄酮类多酚物质,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具有抗氧化、促免疫和调节脂类代谢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文章就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与药理功效进行综述,并就其应用现状进
社会科学本土化是一个好命题,但关起门来的本土化是个伪命题,因为这不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表现。一个好的本土理论,是在与西方理论的比较中才能够被建构出来的,因而好的本
随着社会全方位飞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拥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已成为高职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高职英语作为目前高职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对高职人才的英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