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持有、创新效率与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18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故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亦是是衡量一国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十八大之后,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和倾斜,我国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已取得令世界瞩目的骄人成绩。但从历史条件来看,由于我国技术创新起步较晚,而创新又是一种持续积累性强的活动,如何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点和难点。长久以来,由于历史发展方式等原因所遗留下来的我国企业“高生产-低创新”的能力不平衡,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大多数企业将竞争的焦点安置于成本的缩减,而非持续的创新活动提高边际收益率,由此导致已有竞争优势的削弱或丧失。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日益剧的国际竞争,全球各国的研发投入都在近几十年中飞速上涨,差异逐渐缩小。单纯解读研发投入已远远不够,更需要着眼于研发的产出成果。  因此,本研究选取我国1393家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5年间共4620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手工收集完善研发数据,构建衡量创新效率的直接指标,实证检验现金持有、创新效率、经营业绩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  研究发现,企业现金持有量的提升将显著激励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而这一激励作用主要得益于企业外部筹资现金流对研发持续性的支撑。在此基础上,创新效率作为一种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创新效率对企业绩效表现的影响程度,从总资产收益率及市净率两方面均印证创新效率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积极促进作用。  最后,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企业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完善风险监控、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权衡最优现金持有量等建议,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及绩效表现提供一个良好的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跨学科知识创新是研究型大学乃至整个国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提升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特定的社会化科学结构与主体创造性思维的交互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提升了知识传播的速度,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创新成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力,而创新绩效则是对企业创新效率和效果
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产业的整合和升级过程正在加速,而服装企业正裹挟其中。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迅猛发展,“互联网+”也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传统行业与
2007年被称为国内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元年,从2007年起,各家银行纷纷成立私人银行业务机构,抢滩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初期,外资私人银行业务也纷纷进入中
近年来,集动漫、影视、网络文学以及游戏等内容为一体的“泛娱乐”概念日渐成为行业热点。由于政策持续向好,传统行业的转型需求,以及高回报等特点,对泛娱乐类企业的并购近年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