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故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亦是是衡量一国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十八大之后,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和倾斜,我国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已取得令世界瞩目的骄人成绩。但从历史条件来看,由于我国技术创新起步较晚,而创新又是一种持续积累性强的活动,如何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点和难点。长久以来,由于历史发展方式等原因所遗留下来的我国企业“高生产-低创新”的能力不平衡,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大多数企业将竞争的焦点安置于成本的缩减,而非持续的创新活动提高边际收益率,由此导致已有竞争优势的削弱或丧失。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日益剧的国际竞争,全球各国的研发投入都在近几十年中飞速上涨,差异逐渐缩小。单纯解读研发投入已远远不够,更需要着眼于研发的产出成果。 因此,本研究选取我国1393家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5年间共4620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手工收集完善研发数据,构建衡量创新效率的直接指标,实证检验现金持有、创新效率、经营业绩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 研究发现,企业现金持有量的提升将显著激励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而这一激励作用主要得益于企业外部筹资现金流对研发持续性的支撑。在此基础上,创新效率作为一种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创新效率对企业绩效表现的影响程度,从总资产收益率及市净率两方面均印证创新效率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积极促进作用。 最后,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企业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完善风险监控、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权衡最优现金持有量等建议,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及绩效表现提供一个良好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