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外话语翻译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j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身实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成为了迫切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对外翻译作为一种国际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希望达成以下几个研究目标:第一,对新时代我国对外话语翻译传播效果体系建设的发展进行阶段性总结,对未来对外话语翻译传播效果体系建设的模式进行展望,形成在新时代对外话语翻译传播效果体系概念基础上的体系建设发展共识;第二,将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翻译传播效果体系建设发展的成果理论化、标准化,形成一整套有鲜明中国实践特色的理论方法和评估体系;第三,用该评估体系指导下一步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本文的研究主体对象为官方外宣机构所支持或提倡进行翻译的文本,以及部分国内主流出版社所公布的对外出版书单。“新时代”的时间范围划定在党的十八大(2012年底)之后。文本不局限于某一类别,以便形成横向和纵向对比,全方位评估不同文本的翻译传播效果。研究理论上,本文主要运用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5W模型”和“说服理论”。前者认为传播过程中的五个要素分别是传播主体、内容、媒介、对象和效果。后者又称“态度转变理论”,强调说服与态度的改变密不可分,态度改变的程度决定了传播的效果。信息的传播引发传播接受者态度改变,接受者的态度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因素三部分组成。据此,本文将对外翻译传播效果的定义确定为:对外翻译著作对海外读者与出版行业消费者产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的影响。研究方法层面,根据上述理论以及相关文献,本文构建了由三大类十个评价指标以及八个影响因素构成的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了包含三个一级指标、六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数据获取方面,本文根据上述提及的历年书单,通过国家图书馆等资源以及各大网络搜索引擎,取得了诸如出版书籍中英文名称、出版年份、所属类别,以及出版社等信息,并通过爬取海外主流书评网站、购书网站的数据最终计算得出评价结果。最后通过描述性统计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经筛选后得到的465本外译著作中,传播效果得分最高分为221.84分,大幅领先其他所有书籍。得分第二位是21.62分,同样在分数上拥有较大优势。第三名书籍得分降至5.26分,得分超过2分的书籍数量只有11本,占样本总数的2.4%左右。而评分为0分的书籍数量为327本,占到了总数的约70%。整体平均分为0.74分,也可见对外翻译著作的传播效果整体并不理想,和国外与热议话题相关的畅销书仍存在较大差距。经书籍类别、出版时间以及出版社等因素分析后,发现对外翻译传播效果与各个学科门类的相关性无统一趋势。自然科学类作品传播效果最好;历史类、政治类和社会文化类传播情况呈现参差不齐的态势,其中以社会文化类为甚;文学类和经济类传播效果较为中庸;法学类、语言学和哲学类表现在几门类别中属于最差。对外翻译的整体传播效果与时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随时间推移存在不规律波动。我国对外翻译作品的传播效果与国内出版社类型、海外出版社知名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国内高校出版社相较大型社会出版机构,其书籍传播效果相对较低;海外出版社知名度高,其出版书籍的传播效果相对就更好。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对外话语翻译传播效果的建议。本文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外翻译传播效果亟待提升,但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外译作品对外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大可不必要求过高,应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发展效果尚需时间检验。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方兴未艾,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各种新理念、新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一巨大的变革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对商业、贸易和市场的影响更尤为突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应用则有助于推动这一变化,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这一趋势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得对外
学位
企业已进入文化治理时代,我们很难发现哪一家公司非常成功、被视为行业领导者,却没有特色鲜明、易于辨识的企业文化。一方面,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和长期成效有巨大影响,且重塑企业文化是实施企业重大改进策略、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的关键;另一方面,评估和识别是开展文化提升及变革的关键,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型及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估。因此,选取合适的理论及量表,定期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估、诊断与重塑十分必要,可为
学位
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品质已成为教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引起了教育者的重视。但是已有研究表明,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问题,教育教学工作者众说纷纭。且相较于大学生和高中生,针对初中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偏少,而初中阶段是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相较于其他学科,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而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培养学生思维
学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提出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高中英语教学主要目标,为了帮助教师达到此教学目标,新课标首次提出“活动观”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从教学方式上,教师主要是模式化表层化和碎片化的教学模式。从学习内容上,教师还是以词汇与语法知识为主线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从学习方式上,学生的学习还是以接受性为主。这都不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位
当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的任务及评阅较多在课后完成,英语写作较少受到师生的重视,导致学生在写作中容易出现连接词使用不当和语篇建构混乱等问题。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五级写作要求—有序地描述人物或事件,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亟需一种行之有效的提升初中生语篇衔接能力。本研究尝试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旨在以产出导向法理论框架为基础,探究初中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对语篇衔接
学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18)指出英语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思维品质首次被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这说明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研究表明,英语阅读课堂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重视词汇语法的教授,阅读课堂很少有相应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
学位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首次通过国际公约的形式解决全球变暖的一个尝试。京都议定书制定了在2008年至2012年承诺期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5%的目标,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生效。但是到了 2012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却相对于1990年水平增加了 58%。为何京都议定书没有达到计划的目标?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如何能实现更好的国
学位
全球医药市场正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并购案例数量不断增加。药企实施并购的目的旨在激活药物研发活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同的两个企业主体之间必然会存在技术距离,而技术距离反过来也将影响到并购后的创新绩效。与技术距离相对应的是技术相似性,二者常常用来指代并购双方主体的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异同,它们往往涵盖了企业的技术方位、现有资源尤其是已有的技术和知识存量等要素。本文研究的核心变量——技术相似性,正是基
学位
本文通过研究受援国国内制度质量和对外援助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试图探索国际舞台上的对外援助资金在怎样的受援国制度环境中能够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假设是制度质量对对外援助有效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了将两者的因果关系量化,本文使用全球治理指数来衡量受援国的国内制度的质量,指数越大表示受援国国内制度环境越好,指数为负表示受援国国内制度环境并不理想。文章采用45个国家在2009-2018年的数据,对405个样
学位
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出台,培养学习者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语言学习的总体目标。在课程标准中,看技能已经被纳入传统的四大宏观技能中,看,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可以被认为是解读不同视觉或非连续文本的过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广泛使用图形、图片、思维导图和视频等。简而言之,看技能,被理解为从在多模态文本中“阅读”视觉线索的行为。然而,由于对该技能关注不够,看技能的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