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第一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核心。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保障适度”的制度目标,而养老保险替代率是评价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为实现“保障适度”的制度目标,协调各层次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应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当前制度发展的目标,既保障老人退休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又能够促进其他层次的协同发展。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养老保险替代率指标的内涵及其构造,并且着重分析了国内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指标构造和替代率水平发展历程,从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两个角度分析当前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的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提出了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的适度区间和实现目标替代率的方式。最后,优化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调整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第1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简单介绍,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对养老保险进行研究的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了解了国外部分学者为了将养老金充足性进行多维分析,国内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替代率的研究主要围绕养老金实际替代率的计算以及未来养老金替代率的适度范围,并针对不同的替代率内涵构造了不同替代率的统计口径进行比较分析。
第2章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沿革进行了简单梳理,介绍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模式和缴费模式。梳理了不同学者对于替代率指标的内涵何其统计口径,确立了本文使用的目标替代率统计口径并解释了使用社会平均替代率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的原因。回顾了养老保险经济学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
第3章回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的同时,目标替代率水平的设定也不断修改。描述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替代率水平低于目标替代率的现状。进而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计发制度分析实际替代率低于目标替代率的原因。结合联合国人口预测结果,在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替代率下,个人账户因为基金收益率较低的缘故不能实现其目标替代率。统筹账户则受限于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压力,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可持续,从而影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
第4章首先为进一步探求我国退休老人的基本消费支出特征,本文使用中国地方统计年鉴数据进行测算。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在四个不同经济区域中各选择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此区域的代表。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为30%—45%之间是能够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支出的,并提出从适度调整个人账户收益率,提高缴费年限,优化缴费率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
第5章,提出政策建议。依据本文研究的结果,提出替代率的调整应该兼顾各种因素,统筹账户的替代率水平需要满足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的下限,即防止老年贫困,个人账户的替代率水平作为补充不能过高而影响其他层次养老保险发展。延迟退休和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协同实施才能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并且2030年实现延迟退休至65岁既能保障目标替代率的实现又能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压力。针对当前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过高,提出个人账户可以通过使收益率符合市场规律或者降低缴费率,从而促进其他层次养老保险的发展。
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数值模拟法,实证法,分析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优化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促进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本文可能的的创新点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是,从个人选择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替代率不能实现的原因中个人账户收益率的原因和人口结构带来的原因,提出当前目标替代率需要根据不同账户的属性及其功能设定不同的目标替代率。
二是,运用ELES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测算出退休职工家庭人均基本生活支出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相较于同类型研究,其测算结果考虑了不同经济区域内城镇居民基本支出的差异,并依据此标准提出养老保险计发制度和延迟退休政策协同实施的必要性。
三是,提出了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的适度区间,并且运用定量的方法和人口结构变动,证明了国家下调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缴费率水平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针对基本养老保险不同账户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目标替代率,并且结合二、三层次养老保险发展情况,调整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水平,从而助推为多层次养老保险发展。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养老保险替代率指标的内涵及其构造,并且着重分析了国内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指标构造和替代率水平发展历程,从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两个角度分析当前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的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提出了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的适度区间和实现目标替代率的方式。最后,优化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调整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第1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简单介绍,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对养老保险进行研究的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了解了国外部分学者为了将养老金充足性进行多维分析,国内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替代率的研究主要围绕养老金实际替代率的计算以及未来养老金替代率的适度范围,并针对不同的替代率内涵构造了不同替代率的统计口径进行比较分析。
第2章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沿革进行了简单梳理,介绍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模式和缴费模式。梳理了不同学者对于替代率指标的内涵何其统计口径,确立了本文使用的目标替代率统计口径并解释了使用社会平均替代率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的原因。回顾了养老保险经济学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
第3章回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的同时,目标替代率水平的设定也不断修改。描述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替代率水平低于目标替代率的现状。进而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计发制度分析实际替代率低于目标替代率的原因。结合联合国人口预测结果,在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替代率下,个人账户因为基金收益率较低的缘故不能实现其目标替代率。统筹账户则受限于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压力,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可持续,从而影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
第4章首先为进一步探求我国退休老人的基本消费支出特征,本文使用中国地方统计年鉴数据进行测算。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在四个不同经济区域中各选择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此区域的代表。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为30%—45%之间是能够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支出的,并提出从适度调整个人账户收益率,提高缴费年限,优化缴费率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
第5章,提出政策建议。依据本文研究的结果,提出替代率的调整应该兼顾各种因素,统筹账户的替代率水平需要满足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的下限,即防止老年贫困,个人账户的替代率水平作为补充不能过高而影响其他层次养老保险发展。延迟退休和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协同实施才能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并且2030年实现延迟退休至65岁既能保障目标替代率的实现又能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压力。针对当前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过高,提出个人账户可以通过使收益率符合市场规律或者降低缴费率,从而促进其他层次养老保险的发展。
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数值模拟法,实证法,分析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优化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促进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本文可能的的创新点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是,从个人选择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替代率不能实现的原因中个人账户收益率的原因和人口结构带来的原因,提出当前目标替代率需要根据不同账户的属性及其功能设定不同的目标替代率。
二是,运用ELES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测算出退休职工家庭人均基本生活支出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相较于同类型研究,其测算结果考虑了不同经济区域内城镇居民基本支出的差异,并依据此标准提出养老保险计发制度和延迟退休政策协同实施的必要性。
三是,提出了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的适度区间,并且运用定量的方法和人口结构变动,证明了国家下调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缴费率水平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针对基本养老保险不同账户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目标替代率,并且结合二、三层次养老保险发展情况,调整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水平,从而助推为多层次养老保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