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是出色掌握两种以上语言的口译员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接收到的信息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在口译实践中,由于两国间语言以及语言文字以外的文化差异所导致文化空白这一现象时常出现,因此如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口译还不同于翻译,因其强调即时性与时效性,在有限的时间里,口译员要做到迅速和准确地进行互译所耗费的精力较大,可能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因此本文拟以塞莱斯科维奇为代表的释意理论为理论支撑,对导游口译进行实例分析,阐述释义理论对文化空白这一问题有着指导性作用,并且在实践层面上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方法。另外,本文根据吉尔交替口译精力分配模式中公式所包含要素,结合自身的导游口译实践进行逐一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交替口译中,会遇到说话者带有口音的问题,因此口译员在平时有必要通过利用非标准语的语言素材进行练习来熟悉各种方言口音。第二,由于导游在口译现场很难有机会以笔记的方式将关键信息记录下来,所以导游口译应该更注重在听力、记忆、以及传达这三要素的精力分配。第三,由于导游口译是无笔记的交替口译,加之短期记忆在口译中的重要性,更加要求口译员提高对数字的感知和记忆的敏锐程度。第四,为了更好的表达出源语言所包含的意思,作为口译员应提高具有丰富文化蕴涵的谚语及惯用语等词汇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