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改变就是在舆论领域。它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改变了公众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只能作为受者的地位,使普通公众的意见更容易传播,有利于公众各项权利的实现。据此,很多人非常看好网络在当今社会的积极作用,对网络寄予巨大希望,认为网络可以实现公众话语权,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但同时也存在另一种相反的悲观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网络内容难以把控,担忧网络内容的不健康将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它的出现以及其带来的巨大影响无疑会对我国当前的舆论生态产生影响。本文以网络兴起为背景,采用文献法和理论分析法总结了传统媒体环境下,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传播方式处于单向流动的情况;分析了网络兴起后,公众话语权与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分析了网络兴起后,传播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阐述了整体互动传播模式下,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及时、充分,有利于公众话语权的实现,尤其是有利于弱势群体的话语权的实现。同时,针对网络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分析了网络对舆论生态的消极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以网络兴起为背景导致的舆论生态失衡的多个原因。包括社会转型造成的利益分化、强势阶层的话语权垄断、法治的不健全、公众媒介素养低、公民平等意识薄弱等。这些原因涉及社会经济、法制、民主、公民素质等多个方面,是我国当前舆论领域非常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舆论生态失衡的调适策略。第一从社会发展与媒介相关因素的发展不平衡的角度提出调节社会公众心理与社会转型急速变化之间的落差;扶持民间意见领袖,调节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的话语权不平衡;提高公众媒介素养,调节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公众媒介素养低之间的不平衡。第二,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提出了要把握好网络内舆论监督的“度”,调节网络内舆论监督力度的不平衡,提出了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协调互动;良好舆论生态的构建不仅与各媒体、公众素质有关,还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民主等有关,它们是舆论生态建设的外环境。在这一部分的最后,本文提出要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的外在环境。第三,针对网络信息的内容良莠不齐、网络内的信息垃圾、网络犯罪、网络暴力等现象,提出了网络伦理的建设和法制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