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从小组讨论到合作探究,伴随着一次次课程标准的修订,伴随着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围绕解决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会,2016)。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讨论。高中课程的标准也因之进行了更新修订。而与此相匹配的,最新的变化则是2016年秋初中“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将“核心素养”作为科目重要的导向之一。对于“核心素养”这一名词,一经提出便在学术界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各地教育部门、中小学课改先锋学校也纷纷开发或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学与教、评价等多项内容。然而,核心素养与以往教育提出的“素质教育”并不相同。核心素养所针对学生成长解决的问题更具长远性与实用性,换句话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伴随终身发展所具备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能力及需要。道德与法治课即原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落实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自身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更需要敢于尝试与不断探索。2016年秋全国正式施用了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笔者通过亲身实践,参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展标准及现有的文献,在课内课下反复推敲,希望能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实践支撑。本篇论文共分为四大部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该章节简要论述了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兴起与现有文献对该热点的认识水平。同时该板块阐述了针对核心素养落实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待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对选题的目的及意义进行论述,表明了本研究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推进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为核心素养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依据。该章节是本文的概念释义即理论支撑。该板块先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等进行概念界定,并依据现有的文献与政策指引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定义,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更新。其次,该板块以建构主义、认知发展理论及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为道德与法治学科落实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探索。是本文论证的主体部分。该章节通过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使用或现存的教学手段,以真实的案例、隐性问题剖析、国情教育等方式,说明了如何将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渗透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论文最后一部分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历为进一步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由于现存相关文献资料较少,本文力求抛砖引玉,能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落实研究建设中添砖加瓦,推动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式的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