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中国掀起了一股翻译热潮。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茅盾积极投身于翻译活动和理论研究。他翻译了不同国家体裁多样的作品。然而,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茅盾的翻译思想,很少关注他的翻译作品。实际上,他的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想息息相关,茅盾的翻译思想体现在他的翻译作品之中,包括他的戏剧翻译。戏剧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的原因是它反映了群众的情绪意志。茅盾认为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具有通俗特征的戏剧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去改革社会思想。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书本阅读戏剧,还可以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观看戏剧。这种特殊性使戏剧区别于其的他文学种类,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一定的难度。鉴于此,本论文试图从目的论角度探讨茅盾如何在戏剧翻译中发挥其主体性来达到他的翻译目的。具体来说,即分析他选择文本的原因以及采取的翻译策略,从而成功再现原作,使大众更好地欣赏戏剧作品。 本论文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茅盾在文本选择中体现的主体性,也就是阐述他翻译戏剧的目的以及他在文本选择中如何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其次是茅盾在情感传达中体现的主体性,包括使用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和句型结构、运用注释和对多义词的不同处理;再次是茅盾在表达的选择中体现的主体性,即运用口语表达、使用增译和简化的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