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定位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研究内容确定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论文的总体框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横向上,从教育的角度切入,对信仰的内涵、特征、‘类型、功能等理论进行了梳理,进而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剖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纵向上,在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进程以及当代中国大学生所处的信仰教育背景和信仰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着重探究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渠道等。本文研究的基本结构遵循由概念到体系,由问题到对策的逻辑关系展开。首先,结合当前大学生的信仰需要强烈、信仰竞争激烈、信仰状态多样的状况,指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在考察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难点与创新之处。其次,从教育的角度切入,在简明扼要阐释信仰的内涵、特点、类型、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进而剖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继之,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确立时期、迷乱时期和重建时期三个阶段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建国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面临的全球化、信息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三大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挑战和机遇。然后,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象的信仰选择出现了多元化、功利化的趋势和教育者遭遇自身的信仰危机、魅力危机这两个角度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并从大学生、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任重而道远。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和渠道这四个角度提出了改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对策。从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长期性原则四个方面明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从创新内容选择、创新内容体系以及创新内容表达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从理论灌输法、情境感染法、实践感知法三个方面完善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方法;从原有的渠道以及应该拓展的渠道两个方面阐述了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