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大量农田使用污水直接进行灌溉,使得各种污染物进入了农田土壤系统,造成了农田土壤的污染严重。在土壤的各类污染物中,重金属引起的污染毒性大、时间长,因此,重金属污染己成为一个广泛的研究主题。本文以孔家乡地区农田土壤和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多种分析评价手段来研究重金属在土壤-作物中的污染现状和分布规律。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70个采样点的表层土壤调研,对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指标进行检测,利用最优内插法绘制等值线图,结果表明:污灌区和清灌区分别占调研区域的60%和40%,区域内土壤呈弱碱性和中度盐害程度,有机质、全磷和全氮相对匮乏。污灌区有机质、全磷和全氮的含量分别为17.11g/kg、483.89mg/kg和339.72mg/kg,比清灌区分别高出81%、32%和6%,而清灌区盐分含量1.89g/kg,比污灌区高出23%。污水灌溉增加了土壤的肥沃程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地下水灌溉引起了土壤盐分的上升,土地盐碱化风险加大。此外,污灌区内重金属Cd的污染风险最高,并已出现污染。As、Cr和Zn分布比较均匀,Cu、Pb在灌渠附近含量较高。2.对孔家乡地区27个剖面土样的调研中,结果表明:污灌在纵向上也提高了有机质、全磷和全氮的含量。污灌、清污混灌和清灌三种灌溉模式引起的重金属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不同。在纵向上,六种重金属波动明显,不同灌溉模式引起的积累不同,且差异较大:As、Cr、Cu、Pb和Zn在剖面内每一层都有积累,Cd只集中在某几层;考虑到采样剖面灌渠距离,六种重金属的含量变化类似,通常在距离灌渠200m和700m附近范围含量较高,在400-500m范围内重金属的含量最低。3.对不同剖面上的玉米样品的调研中,每个采样点均采集10株玉米,以均值表示该点玉米的情况,结果表明:污灌使重金属在玉米中的分布不同,As、Cd、Cu和Pb为根>茎>叶,Cr为根>叶>茎,Zn为茎>根>叶。不同灌溉模式下玉米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移也大不相同,As的吸收和转化最慢。重金属对玉米生长有抑制作用: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高,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长和穗粗的数值越小,玉米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越低。而抗逆性酶的变化规律差异较大,说明不同重金属所引起的指标变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