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兴衰的大问题,研究气候及其变化与粮食作物的关系,客观评价气候及其变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可以达到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目的。目前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研究气候及其变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核心内容是应用作物生长模型研究上世纪后40年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几点主要结论:1.在研究时期冬小麦生长季内,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气温持续升高,日照时数持续减少,而降水量存在阶段性变化——70年代降水量急剧减少,80年代和90年代降水量缓慢持续增加,这种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形成弊多利少。2.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两发育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及生育期的影响较小,平均在1天左右。在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减少的共同作用下,冬小麦两发育期及生育期存在阶段性变化:先是两发育期提前、生育期缩短,接着两发育期推迟、生育期延长,然后是两发育期略微提前、生育期略微缩短。冬小麦两发育期的变化存在地域差异,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冬性较强的冬小麦两发育期提前最多,而在淮河平原冬性较弱的冬小麦两发育期变化最大。3.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形成不利。其中,气候变化对黄河中下游平原冬小麦影响最大,冬小麦减产最明显,减产11%~20%。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70年代和80年代气候变化最不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冬小麦减产幅度较大。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降水量减少,另一方面是温度升高增大了农田蒸散量,致使农田水分供需矛盾加剧,最终导致冬小麦减产。4.黄淮海平原水资源比较匮乏,灌溉能极大地提高冬小麦产量,尤其是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海河平原增产作用比较明显,灌溉是提高该区域冬小麦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5.本文将作物生长模型应用到评价实际气候变化对作物影响的研究中,为研究已发生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其他文献
从全球看制药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企业面临更加动荡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国内的贸易和物流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典型的国有大型物资企业,在企业改革大潮的影响下如何确定自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人民币丌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更富弹性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而参考一篮子汇率进行调节。在人民币汇率
智能家居自上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规模颇大的产业。在该产业内,各大设备厂商开发出了多种多样的协议标准和系统产品。但这些产品彼此间
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自周公“制礼作乐”起,中国学校教育已传承了三千余年传统教育的历史,孔子作为首创私学的大教育家,其重“乐教”传统影响深远,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在施工中出现"空鼓"现象较常见,其原因大致是材料问题、施工面温度高、基层处理不好、胶粘剂不合格及卷材铺设操作不规范等,本文根据不同的起鼓原因,提出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交通”已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市场领域,网约车平台即为该模式下的代表产物。一方面
目前,国内医院治理模式的研究侧重于微观层面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其主要观点基本沿袭了公司治理模式的相关理论,较少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层面探讨影响医院治理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迅猛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现代我国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工作空间,那么
文章聚焦于1997-2014年中国互联网建筑讨论的早期、成型和Web 2.0三个阶段的8个代表性建筑讨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这个时间段互联网建筑讨论的几种基本方式及其演变历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