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越来越重要,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及高层次人才缺乏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作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意愿会影响就业行为,因此,要了解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及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的就业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其就业意愿的现状,进而分析影响其在公共卫生行业就业的因素,为公共卫生人才短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学校人才培养教育和相关部门加强公共卫生队伍人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文献调研法检索相关文献,梳理以往研究中提及的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设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就业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2.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线下抽取106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进行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正式调查借助问卷星平台进行在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现状和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其中就业意愿现状包含就业认知和就业期望两部分,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包含外部环境、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单位、家庭支持和个人5个维度,共回收问卷38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357份,有效回收率93.9%。3.采用IBM SPSS 24.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就业意愿现状在不同基本情况中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就业意愿的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的有效样本量为357,其中186人对公共卫生行业认知较高,占总人数的52.1%;129人对就业薪资期望在9 000元以上,占总人数的36.1%;322人的就业期望地区为一、二线城市,占总人数的90.2%;269人愿意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就业,占总数人数的75.4%。2.影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就业意愿的单因素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的性别、父/母最高受教育程度、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单位、个人在对公共卫生行业认知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性别、家庭年收入、外部环境在就业薪资期望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年收入在就业期望地区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性别、是否有公共卫生实践经历、是否参加过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活动以及学校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时间、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单位、个人、就业薪资期望在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就业意愿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影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就业意愿的多因素分析:性别、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单位、个人是影响其对公共卫生行业认知的因素,男生(OR=0.565)、学校就业指导得分高(OR=0.450)、工作单位得分高(OR=0.474)、个人得分高(OR=0.627)的研究对象对公共卫生行业认知相对较低;年级、性别、家庭年收入、外部环境是公卫研究生对就业薪资期望的影响因素,男生(OR=1.698)、家庭年收入100 001~150 000元(OR=2.924)、家庭年收入15万元以上(OR=2.322)、外部环境得分高(OR=1.735)的公卫研究生对薪资的期望更高,研一年级(OR=0.346)、研二年级(OR=0.337)的学生相比于博士研究生对薪资的期望较低;年级、性别、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单位、个人、就业薪资期望是公卫研究生选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影响因素,研三年级(OR=3.969)、研二年级(OR=2.987)、学校就业指导得分高(OR=1.828)、工作单位得分高(OR=2.077)、个人得分高(OR=1.732)的学生更倾向于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男生(OR=0.472)、就业薪资期望较高的学生(OR=0.544)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就业的意愿相对较低。结论: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对公共卫生行业的认知水平较低,表明其对就业形势现状、行业发展现状以及行业发展前景不太乐观;男生,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单位以及个人维度得分高的学生对公共卫生行业的认知较低。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对就业薪资期望相对较高,其中低年级调查对象对薪资的期望较低,男生、家庭年收入高、外部环境维度得分高的研究对象,对薪资的期望较高。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就业意愿相对较高,同时,在各级政府和医院的就业意愿也相对较高;其中研三年级的学生和调查对象在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单位以及个人维度得分高的学生更倾向于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而男生选择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就业的意愿相对较低。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就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管理部门应落实购房补贴等保障政策,改善公共卫生行业就业环境;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增强学生行业认知水平;工作单位应提高福利待遇,增强工作岗位吸引力;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同时,管理部门、学校、工作单位、个人还应该加强合作,为改善公共卫生行业高层次人才较少以及人才流失的现状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