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大,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盲区,在新形势下,重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作用,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价,使管理者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纰漏,针对风险点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有利于促进企业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作为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本文以制造业企业海尔智家为例,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相结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评价分析。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评价;其次,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含义、要素和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再次,以海尔智家的内控要素为切入点,探究了海尔智家内控现状及其主要问题;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有效的统计数据,构建海尔智家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获得有效性评价的结果;研究表明:总体上,海尔智家内部控制效果较好,值得同行业借鉴;海尔智家内部控制的二级评价指标有效性由大到小依次是控制活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内部监督和信息与沟通;三级评价指标中网络化企业发展战略(大规模定制)、针对各岗位人员风险偏好确定风险应对策略、经理层定期进行运营分析控制、重要信息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发生较大调整时对内控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时发现的内控缺陷提出整改方案并追究责任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