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机制,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心力衰竭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塑,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紊乱为主要变化。测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研究炎症细胞因子在CHF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按照欧洲心脏学会(ESC)发表的心衰的诊断标准,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CHF患者76例(男41例,女35例)为病例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II级17例,IlI级39例,Ⅳ级20例。所有入选者均排除各种免疫性疾病、急慢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及使用影响免疫药物者。病例组给予口服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治疗,为治疗组。选择无任何心脏病证据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共30例(男17例,女13例)。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入院当天行相关检查,进行筛选排除。病例组与对照组均空腹10小时,采取静脉血3ml,血样标本不抗凝,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待同批测定。CHF患者进行药物干预,2周后再次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NF-α、IL-1β、IL-6,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流程进行测定。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q检验,以P<O.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心衰组外周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间TNF-α、IL-1β、IL-6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各心功能分级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CHF患者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并且炎症因子增加的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一致。测定CHF患者血浆中TNF-α、IL-1、IL-6的含量可指导临床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