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语存在于日常对话的方方面面,对于口译员来说,在通常的翻译场景中,它们会被作为冗余或无用的口头语被省略。但在法庭口译中,话语标记语所具有的功能却因法庭的特殊性而有了特殊性,尤其是当它们表现出了说话人话语的完整、可信度、智力水平和可靠度。因此,法庭中的话语标记语的翻译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策略是译员在翻译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翻译策略的选择会影响到翻译的过程和结果。但是翻译策略的选择并非信笔而来,而是要随着翻译目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不同的翻译目的的指导下,法庭口译员应当有选择最佳翻译策略的能力。本文的理论基础为目的论。目的论认为,在翻译时,必须要了解翻译所包含的目的,以满足源语者和听着对翻译的期待。目的论三原则从翻译的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诚性原则来考察翻译,同样,在翻译法庭口译中的话语标记语时,以三原则为基础可以帮助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本文对法庭口译场景下话语标记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作出了说明,即场景赋予了话语标记语特殊的功能,并进一步为不同的话语标记语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翻译目的,最终以翻译目的论三原则检验该翻译。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定性研究为基础,分别梳理了目的论、法庭口译、话语标记语以、翻译策略以及这四者相互间的关系,从而为研究定下框架。本文研究将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证实话语标记语的功能需要辨别;第二是法庭口译目的对于法庭口译策略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目的的了解决定了对于策略的选择;第三是为未来的法庭译员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法庭口译目的的内容,以帮助未来的译员更好地完成法庭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