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糖蛋白是一类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重要生物分子,其在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糖蛋白在体内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因此被广泛认为是临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在临床诊断中,实现糖蛋白的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POCT)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018YFC1602203、2018YFC1602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485); 南昌大学学科交叉创新基金课题(9166-27060003-ZD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蛋白是一类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重要生物分子,其在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糖蛋白在体内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因此被广泛认为是临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在临床诊断中,实现糖蛋白的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POCT)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以其高通量和优异的鲁棒性等独特优势,成为临床诊断中最常见的糖蛋白标志物检测方法。传统的ELISA利用酶-抗体偶联物催化底物产生颜色作为输出信号,灵敏度一般介于ng/m L至μg/m L,同时检测时间较长,因此难以达到即时检测的要求。此外ELISA方法的夹心模式需要一对高度匹配的抗体,成本较高且不易制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磁介导单个抗体结合苯硼酸的夹心分析策略,构建了超敏特异性检测糖蛋白的新方法。首先合成了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monoclonal antibody,HCG-m Ab)功能化的磁性纳米微球(MNB@m Ab),其可以从复杂样品中分离和浓缩HCG(一种糖蛋白);以4-氨基苯硼酸(4-APBA)修饰的量子点荧光微球(Quantum beads,QBs)形成的QB@4-APBA为检测探针结合糖蛋白上的顺式二醇,从而实现荧光信号输出。在最优的条件下,该方法检测HCG的最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0.19 m IU/m L(传统ELISA的灵敏度为7.6 m IU/m L),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0.24-62.5 m IU/m L,线性回归方程为y=21.858ln(x)+35.832(R~2=0.9747);该方法检测血清中HCG用时40 min,较传统ELISA方法缩短一倍左右;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检测目标物与其他常见生物标记物、糖类及其衍生物时无明显的交叉反应;批间及批内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血清中HCG的平均回收率为94.77%-114.9%,变异系数为0.41%-9.19%,表明具有良好的准确度;进一步将该方法检测结果与商业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kit,CLI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动态光散射技术,进一步建立了基于苯硼酸诱导纳米粒子聚集的动态光散射免疫传感器(Phenylboronic acid-induced nanoaggregate base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sensor,PINA-DLS sensor),实现了血清中糖蛋白的超灵敏检测。首先合成了抗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单克隆抗体功能化的磁性纳米微球(MNP@m Ab),MNP@m Ab可从复杂样品中分离和浓缩AFP形成免疫复合物MNP@m Ab-AFP;以八臂PEG聚合物为载体合成八臂苯硼酸(八臂PBA),并以其为结合糖蛋白的苯硼酸交联剂(Phenylboronic acid crosslinker,PAC)实现MNP@m Ab-AFP的聚集,通过粒径分析仪记录反应前后的流体动力学直径(Diameter of hydrodynamic,DH),根据阳性与阴性样品DH的变化实现对糖蛋白的定量检测。在最优的条件下,该方法检测AFP的最低检测限为0.33pg/m L,定量线性范围为0.48-125 pg/m L,批间及批内实验的平均回收率为87.86%-119.48%,变异系数为1.91%-13.56%。将本方法进一步拓展至其他糖蛋白的检测(NT-pro BNP和HCG),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NT-pro BNP的最低检测限为14 fg/m L,定量线性范围为0.0156-8 pg/m L;检测HCG的最低检测限为0.17m IU/m L,定量线性范围为0.24-50 m IU/m L。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他常见生物标记物、糖类及其衍生物时无明显的交叉反应,进一步将该方法检测结果与商业化检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外,该检测方法整体检测过程仅需15 min。由于所建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较短的检测时间,因此该方法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糖蛋白POCT高灵敏检测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当今社会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因此,并网逆变器的研究也引起了学界业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受到接入负荷、故障、谐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平衡电网电压的情况而影响逆变器运行,进而影响并网发电安全运行。因此,需要考虑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问题。本文以不平衡电网电压情况下的
一般性人机交互的方式主要包括离线示教和专用工具在线示教,这些方式示教后的机械臂只能按照固定的轨迹进行重复运动。随着人机协作技术的发展,常常按照工况的需要,在线示教机械臂的运动轨迹,以便发挥人的智慧和机械臂的负重能力及运动的精确性。为此,本文设计了自主跟随人体手臂运动的六自由度机械臂系统,实现机械臂模仿人体手臂相似运动和机械臂末端精确跟随人体手臂末端运动两种控制算法,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本文合理
随着智能化的时代来临,在机器学习及数据挖掘领域所涉及的数据集中,数据量和数据维度呈爆炸式的增长,高维、分布稀疏的数据对现有的聚类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面对高维、分布稀疏的数据时,训练模型常常会出现过拟合、训练时间长、训练效果极差等问题,这种现象在计算机领域被称为维度灾难。聚类分析以相似性为基础,根据某个方法或准则,将数据划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类或簇。其目标是使得同一个类或簇内的数据相似性尽可能大,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的兴起,目标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众多领域。近年来,搭载目标检测功能的智能无人设备进一步推动了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园区巡防、军事应用等领域的智能化,并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然而,实际场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目标检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复杂场景下的目标检测主要有两个问题。(1)形态固定的目标检测困难。以无人机场景下
本文以MIT Cheetah Mini四足机器人为参照对象,制作了一款全膝式串联腿部结构的四足机器人,设计出一种基于足端触地驱动的四足机器人步态实时规划及控制算法,同时建立了四足机器人足端触地有限状态机,有效的提高了四足机器人经过凹凸地形时的稳定性。根据四足机器人机械结构求解出运动学正逆解方程,然后分析其平地环境下运动步态的描述方法和几种典型的步态形式,并聚焦到Walk和Trot步态;运用多项式曲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服装企业的数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商家在广告上大做文章,各种各样的运动服饰广告语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运动服饰品牌迅速发展的同时,广告主在进行媒体投放时越来越注重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对广告语进行包装,以求让每一次的广告投放产生不一样甚至轰动的效果,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本文以运动服饰广告语修辞手法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对运动服饰广告语的特色、运动服饰广
遥操作机器人系统能够将人的智慧与机器人相结合,拓展机器人的工作能力,目前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连续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与快速终端滑模观测器相结合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控制算法。该算法可以在时变时延的情况下,实现主从轨迹快速且稳定地跟踪,使得系统误差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且从端机器人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力能完全反馈回给操作者,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首先,分别采用了指数积法和D-H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脸表情识别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广泛地应用在人机交互、医疗辅助、在线教育、安全驾驶等领域中。针对目前人脸表情识别存在的一些挑战性问题,本文结合深度神经网络,从特征提取、数据库的局限性、卷积神经网络优化、损失函数的改进等多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考虑到单一特征不足以表征人脸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进制模式(LBP)和梯度特征的双通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焊接产业向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焊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等领域。而移动焊接机器人在焊接环境行进及作业过程中需要对周围障碍物进行识别,为移动焊接机器人的下一步运动控制提供依据。本文在自主研发的移动焊接机器人平台上开发视觉传感系统,确立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障碍物检测与定位方案,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搭建了双目视觉系统,设计了相机夹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