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药(Lindera aggregate(Sims)Kosterm)是樟科(Lauraceae)山胡椒属植物,浙江天台地区的道地药材,具有较好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乌药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类型之一,而其中槲皮苷(Quercitrin,QI)含量最高(原药材中含量可达9.705mg/g,总黄酮中含量可达50%以上)为代表性成分,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本课题以乌药叶单体成分槲皮苷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体内外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活性,并初步探讨其抗氧化作用机制。首先,本论文采用老龄大鼠和急性血瘀大鼠模型,考察尾静脉注射槲皮苷4 mg/kg、8 mg/kg和16 mg/kg对大鼠血清和组织中抗氧化酶含量和氧化产物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槲皮苷中剂量(8mg/kg)即可显著提高老龄鼠体内抗氧化酶(T-SOD,GSH)的水平,明显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槲皮苷中、高剂量(8mg/kg和16mg/kg)可显著降低大鼠全血粘度,但对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作用不大。其次,论文采用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cells,HUVECs)和大鼠心肌细胞(H9C2)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研究槲皮苷对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槲皮苷预处理给药(APT)、同时给药(ACT)和后处理给药(APOT)三种给药方式下,ACT较APT和APOT效果显著,且槲皮苷浓度范围在62.5 μM-500μM时可剂量依赖性的显著提高HUVECs和H9C2的细胞活力。最后,针对HUVECs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DNA Ladder和荧光定量PCR(qPCR)等技术手段在抗氧化机制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对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抗氧化物酶含量分析、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检测以及目的蛋白的细胞定位和表达含量分析,结果发现APT和ACT均可提高细胞中T-SOD和GSH的含量,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抑制细胞凋亡和DNA损伤,显著上调抗氧化基因NRF2和OH-1基因水平;信号通路研究表明APT和ACT可激活HUVECs中Keap-1/Nrf2系统,促进Nrf2核转位,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caspase家族活化。然而,经ACT处理HUVECs后,槲皮苷抑制了过氧化氢造成的自噬阻断,使LC3B蛋白表达增加,促进SQSTM1的降解;在ACT中给予自噬抑制剂3-MA,HUVECs细胞活力下降,Nrf2核转位现象消失,提示自噬过程的激活可能是两种给药方式抗氧化作用稍有差异的原因之一。本论文首次揭示了槲皮苷在ACT处理方式下HUVECs中Nrf2-Keap-1抗氧化系统和自噬过程紧密联系的机制。综上,乌药叶槲皮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活血祛瘀作用,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论文的研究为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开发应用上建立了科学研究基础,对改善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