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工鱼礁作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增殖渔业资源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沿海省市蓬勃开展。本文于2014年3、6、8月对威海双岛湾海域进行调查,选取人工鱼礁区、鱼礁邻近区、对照区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及环境调查,研究了不同区域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功能群组成、优势种、丰度、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并采用Shannon指数(H′)、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海洋生物指数AMBI与M-AMBI评价等方法,,评价了人工鱼礁对底栖生境的修复效果。调查海域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8门70科97种,环节动物25科43种,节肢动物19科25种,软体动物13科16种,棘皮动物8科8种,其他类包括海绵动物、纽形动物、腔肠动物、鱼类共5种。其中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为该调查海域主要类群;鱼礁区与邻近区及对照区平均鉴定物种数基本无显著性差异。按照食物类型将大型底栖动物分为碎屑食者功能群(D)、肉食者功能群(C)、杂食者功能群(O)、浮游生物食者功能群(PL)共4类功能群;各功能群所含种类占其全部种类的百分比依次为D>C>O>PL;不同调查航次鱼礁区均以碎屑食者功能群、邻近区以肉食者功能群、对照区以肉食者功能群或碎屑食者功能群种类所占百分比最高。碎屑食者,中蚓虫为3个调查航次,鱼礁区、邻近区、对照区共有优势种,且优势地位明显。3个调查航次鱼礁区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在1746~3520 ind?m-2范围之间;邻近区在1880~4343 ind?m-2范围之间;对照区在2568~3928 ind?m-2范围之间。鱼礁区平均生物量在5.65~67.79 g?m-2范围之间;邻近区在15.17~23.41 g?m-2范围之间;对照区在11.76~16.75 g?m-2范围之间。在不同调查航次、区域中碎屑食者功能群所占平均丰度、生物量百分比最高。通过检验,鱼礁区与邻近区、对照区的平均丰度、平均生物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经CLUSTER分析和MDS排序,可将调查站位划分为2个聚类组群,对分组起主要作用的物种为中蚓虫、刚鳃虫等。通过对聚类组群间各环境因子比较分析,水温、盐度、水深、水体总悬浮颗粒物含量间成显著性差异。调查海域Shannon指数(H′)值在0.60~1.51之间,按照污染评价等级皆为重度污染或中度污染,不同区域间H′值无显著性差异。通过ABC曲线分析表明,除6月份鱼礁区域与8月份对照区域外,底栖动物群落未受到明显扰动外,其余皆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依据AMBI对各种底栖动物环境敏感程度的生态分组,调查区域皆以干扰耐受种(EGIII)所占丰度比例最高;AMBI值在2.70~3.76之间,认为调查区域环境受到轻微干扰或中度干扰,8月份鱼礁区与邻近区AMBI值差异显著,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M-AMBI值在0.46~0.69之间,认为调查区域环境质量适中或较好,6月鱼礁区与邻近区M-AMBI值差异显著,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对各评价结果赋值计算,认为人工鱼礁区环境质量要优于对照区与邻近区。说明人工鱼礁建设对修复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短时间内效果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