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碳政策下的低碳供应链联合减排分析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f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频发,越来越多的国家、世界组织致力于改善这一重大问题。人类在生活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的主要原因。随着环境的急剧恶化,人类社会也越发重视低碳、低能耗、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在我国,自2013年雾霾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肆虐,引发了全国人们对雾霾和环境问题的重视,人们的低碳意识也日益增强。2021年,我国提出碳中和的行动方案,标志着自2021年,我国进入碳中和赛道的“爆发式增长”新时期。当前我国政府大力实施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各社会主体、各级地方政府以及企业都需要发挥作用共同减少碳排放。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理事会与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联合报告,供应链生产的碳排放占比高达80%,对供应链全过程进行改革也成为低碳政策影响的主要领域。要想减少供应链领域的碳排放,政府在这一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同种类的限碳政策,其中包括碳税、碳限额、碳交易政策、强制性减少碳排放政策等,这些变化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影响供应链中的碳排放量和上下游厂商的盈利水平,在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影响下,供应链各个环节都在对自身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将低碳引入采购、生产、库存管理等环节,并且不断改进和完善低碳供应链网络的设计。因此对限碳政策下,供应链联合减排的博弈问题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从供应链上下游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供应链中各个成员追求的目标。供应链减少碳排放,对其在公众中的形象有一定的提升,从而能增加品牌效应,进而增加供应链各成员的经济利润,但是供应链中的各个成员对碳排放作出的努力也并非均等。在政府大力实施减排政策的背景下,供应链各成员会对自身生产、销售等决策进行改变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这就包括厂商研发新的低碳生产技术、对减碳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升级、销售商提高低碳产品的宣传等,在这一过程中,各成员如何分担减碳造成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合理分担减碳的成本,优化低碳供应链联合减排效率能促进企业运用新型能源,提高煤炭能源的使用效率;能更加清晰的分配各成员责任,明确相互影响的关系。其次,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在政府以及销售商等部门的大力宣传、周围环境极具恶化的条件下,消费者的低碳意识也日益加强,消费者的低碳意识可以促进生产部门对低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部门的销售,对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转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最后,在政策层面来看,研究低碳供应链联合减排问题可以更深层次的让政府分析限碳政策下,供应链联合减排的内部关系,进而出台有利于各方的最优政策。本文研究无限期内,供应链上游厂商和下游企业在低碳政策下的联合减排行为,并分别分析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供应链进行联合减排的博弈问题,其中分散决策中,本文还分析了有无成本分担的情形,并且将政府政策力度加入模型,利用动态优化的方法分析三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分析政府政策力度如何影响供应链上下游减排努力程度和产品减排量。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上游厂商而言,集中决策时为减排付出的努力程度最高;在分散决策的分析中,无论是否进行成本分担,上游厂商为减排付出的努力程度没有变化,且与集中决策的情形相比较低。对于下游企业而言,集中决策时为减排宣传付出的努力程度最高,分散决策无成本分担时和分散决策成本分担情况下,企业的努力程度和自身的边际收益相关。当上游厂商对下游企业的减排宣传成本进行分担后,上游厂商的减排努力程度并没有受到影响,而相比之下,下游企业的努力程度是可变化的。当分担比例为正时,也就是上游厂商要支付给下游企业一定数量的宣传成本时,与无成本分担的分散决策相比,下游企业的减排宣传努力程度有所上升,所以,成本分担对于供应链上下游联合减排这一问题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在上游厂商努力程度不变的情况下,下游企业的努力程度提高了。因此,上游厂商有激励为下游企业分担宣传成本。这一结论为供应链上下游博弈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一做法在实践中可以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低碳化的合作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对政府层面,在本文设置的模型中,无论上下游企业作何种减排博弈,政府对该博弈中双方的努力程度的影响都是相同的。对于单位产品的减排量,政府政策对上游厂商的影响越大(政策力度越强),上游厂商生产单位产品的减排量越大;企业减排设备老化程度越大,政府对上游厂商在生产时的减排政策力度越有效。本文在碳排放领域有一定的创新。首先,本文站在动态角度,利用动态优化方法,对供应链上下游的减碳决策的博弈进行分析;其次,本文重点考虑了低碳经济时代,政府大力宣传减排,消费者低碳偏好等特点,使得模型结果和研究结论更具有现实意义;最后本文将政府政策力度考虑在内,分析政府政策力度对模型均衡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在文章结论中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政策力度在模型中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对企业在实际减排问题中合作契约的研究,增加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各方对公司监管环境的严峻性、自然资源供应的不足性、全球节能减排问题的流行性,使得较多的传统投资者开始关注除公司本身经营情况之外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研究ESG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为了服务公共活动或者非盈利活动,而是一个有效的指标,在不完全脱离传统投资活动判断指标的前提下,ESG可以作为现有传统财务分析和投资指标的一项补充。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学者开始研究ESG对企业的影响,ESG因
学位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让疫情期间大跨步发展的教育行业遭受重挫,伴随疫情和实体经济的双重震荡,教育板块总市值蒸发高达90%。当前互联网以及教育培训行业岗位的流失,造成大量社会人士向考公考研梯队流动的局面,“考研热”、“考公热”一时成为趋势。市场需求循环创造了考公考研和职业教育培训企业存在的价值。该类企业未来将会成长为教育板块的中流砥柱,因此探讨适用于这类型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在评估
学位
2021年作为向“双碳”目标迈进的元年,颁布了许多低碳环保相关的政策意见、管理办法等。碳中和对各行各业乃至我国经济结构转型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本文仅聚焦碳中和目标下影响较大的环保行业企业,意图通过分析碳中和目标及相关政策对环保产业及行业内企业的微观影响,探讨案例企业在碳中和目标下的发展前景和价值估计,以此来窥见碳中和目标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以期对如何按时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一些研究结论。
学位
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是资产管理领域重要的主题。学术界对尾部风险的研究多集中于系统性尾部风险,近年来,有学者使用美国股票市场的数据发现,当使用风险价值作为尾部风险的代理变量时,尾部风险高的股票,其预期收益率反而更低,这种现象就是“尾部风险异象”。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也存在同样的现象。研究者对尾部风险异象的解释是,尾部风险具有持续性,投资者经常低估尾部风险的持续性,从而高估了高尾部风险股票的价值,导致了这
学位
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典型特征是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某些契约存在不完备的现实情况下,监管层人员是企业剩余控制权的实际掌权者。与一般员工相比,在企业发展决策过程中高管群体的地位和重要性更加突出。《公司法》规定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某些重大决策领域拥有比较大的话语权。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国的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处于持股比例偏低,甚至是零持股的状态(Che
学位
根据有效市场理论,任何一种股票或组合的超额收益都为零,但在实证中发现了很多市场异象,动量溢出效应便是其中之一。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种种联系,但一家公司的投资者或该公司的分析师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联系,那么该公司的价格可能会对其他公司的相关消息反应迟缓,其中一个公司过去的收益就能够预测其关联公司的收益,这种领先滞后关系就是动量溢出效应。判断公司关联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行业关联,地理关
学位
至今,我国债券市场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总存量规模在2020年首次达成百万亿元成就。作为一种灵活、有效且安全的融资机制,债券产品无论是为实体企业服务还是国计民生发展都提供了坚定的动力,由此我国提出资本市场的长期战略之一就是逐步提高债券融资在企业直接融资中的比重。但自2016年开始,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层出迭见,大批企业宣布无力偿还债券融资,导致投资者对债券产品一片质疑,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以企业信
学位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性隐性债务规模持续扩张,政府举债资金的闲置问题也愈演愈烈,现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隐患之一。追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历史轨迹,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地方政府的工作思路以谋取发展为主线,但分税制改革重构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一方面既要完成经济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制约,因此地方政府的融资问题层出迭见。受旧时财税制度的约束,地方政府的直接
学位
最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逐渐应用到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中,互联网消费、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以及在线娱乐等数字产品和服务走进并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数字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被更多人接受并认可,也推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经济新常态下,数字经济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动能,不仅在宏观层面作用于产业结构转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也在微观层面上优化家庭消费结构。关于数字经
学位
残差动量策略提出的初衷是为了控制传统动量策略巨大的下行风险。残差动量策略与传统动量策略同为动量类策略,在构建前者时使用的是累计历史异质收益率,而在构建后者时使用的是累计历史原始收益率。由于异质收益率考虑了不同资产在各个系统性风险上暴露水平的差异,残差动量策略应当具有更高的收益率与更低的风险,包括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中的实证结果证实了这种猜想。然而,中国A股市场中残差动量策略是否能够获得显著且稳定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