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燥,低温少雨,拥有典型的雨养农业模式,自然降水是作物需水的唯一来源。地膜覆盖技术是农作物节水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能有效改善土壤的水热环境,对农田耕地土壤具有显著的抑蒸保墒作用。然而常年连续覆膜容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消耗土壤有机质,秸秆还田技术的引用有效改善了这一状况。秸秆还田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的相关研究已枚不胜举,但对于黄土高原地区覆膜对秸秆还田分解速率的影响的研究还尚未建立。本文选取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区的五个典型试验点,秸秆还田技术结合双垄覆膜集雨沟播技术,探讨秸秆进入土壤后的年分解速率,进一步分析掌握秸秆进入土壤后的分解程度,为进一步还田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本实验主要设置了三个处理:1,CK(不还田不覆膜);2,S(秸秆还田);3,S+M(秸秆还田并覆膜)。以崇信地区为例,探讨覆膜对土壤表层水分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从而为解释新鲜有机物矿化速率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的主要实验是测定五个地区实际样点的秸秆分解速率,主要采用尼龙袋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五个试验点不覆膜处理一年累积分解速率相差较大,不覆膜处理为30%-45%,平均累计分解速率为40%,覆膜处理为40%-60%,一年平均累计分解速率为50%。覆膜与不覆膜相比,翻埋入土壤的玉米秸秆一年累积分解速率增加了25%。2.经两年分解后,不覆膜处理两年累积分解速率为60%-65%,平均为64%,覆膜处理累计两年分解速率为70-80%,平均为75%,秸秆覆膜比不覆膜条件下两年累积分解率分别增加了19%。这一结果说明地膜覆盖显著增加土壤中新鲜有机物质的矿化速率。3、地膜覆盖(冬前设置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休闲期土壤含水量,提高休闲期和玉米生长发育前期土壤温度,因而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这是地膜覆盖增加土壤中新鲜有机物质矿化速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