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所做出的权威性分配,价值取向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一般认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取决于政府的价值选择,即取决于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中为了解决许多同时存在或相继产生的社会公共问题,就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公共政策。这些政策分布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构成了各自的政策体系,虽然这些政策体系具有连续性,但也存在区别,这就显示出了政策发展的周期性,导致和表示政策活动周期性的重要因素是政策价值。政策价值变迁大多数情况下是因政策情景的差异而发生的,进而促成政策周期的产生和社会制度的创新,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在选择了某种价值定位和优先指向时,并不是对其他价值定位和优先指向的否定。政策价值变迁的实质是人们可选择的政策价值在排序上发生了变化。现阶段强调公平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否定效率的重要性,而是在改革开放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社会问题凸现的社会大背景下所做出的战略选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宏观上公平价值取向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缺失,表现为公共性价值的缺失、公正性价值的缺失和公共政策的自利化和功利化倾向。另外,微观上收入分配政策中初次分配有失公平。为了克服公共政策价值偏差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就要逐步完善公共政策体制来维护公共利益,还要实现初次分配公平来缩小贫富差距。
其他文献
期刊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如何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促进学生有效成长?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一
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因素,重点介绍了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其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效率,而且还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①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②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③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④缺乏想象力。⑤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