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对教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启迪作用.近年来,随着对数学学科认识的深入,对数学教育观念理解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意识到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知识的重要性.本文为了使数学史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学数学课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从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入手,说明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史知识的必要性,进而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2003年,由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开始实施,强调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需融入一定的数学史,有助于克服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解决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而,虽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但实际上许多一线教师由于相关资料少,查找不方便等原因而放弃了数学史这块的教学.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更加有效的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并通过将数学史作为数学文化的载体融入数学课堂教育,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认识,增强学习的信念、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其次,通过对中学(初中和高中)数学教材的研究分析,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划分为初等代数、概率统计、几何、解析几何、微积分五个部分,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分类归结,为接下来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数学史做好铺垫.最后,在中学数学知识点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外数学史资料的分析,将中学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数学家及其所作的贡献与相关趣事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分析与研究.包括将初等代数划分为的函数发展史、数列发展史、逻辑发展史等方面来讲述;将微积分的发展分为积分思想与微分思想来讲述等,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相关数学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