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Background on Conceptual Metaphors Used in American Pr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类政治演讲中,总统就职演说是受众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演讲之一,是新总统上任树立形象的关键一步,总统借此机会充分利用语言的筛选、说理、劝说等功能以获得公众的支持,为未来的政治行为做好铺垫。总统就职演说通过语言影响公众的思想、行为,引导社会意识形态,便于各届总统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具有不容忽视的语言研究价值。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与语言有关,更与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有关,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之中;我们对客观经验和知识的获得与理解是通过隐喻实现的。解释、显隐和劝说都是隐喻擅长的方面,隐喻也就大量地应用于总统就职演说中。因此用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总统就职演说是可行的且是必要的。   自从1980年概念隐喻提出后,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有了深刻的转变,但以理论研究居多。目前的研究包括对中英文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个案研究及历时研究,中英政治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等。但是对不同社会环境下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经济环境下发表的总统就职演说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历时对比研究,归纳出经济危机时期和繁荣时期总统就职演说中隐喻的相似和差异,并结合经济环境的影响对这些隐喻在使用上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给出了解释。   20世纪以来美国经历了10次经济危机,其中有3次经济危机时期遇上总统换届,这三位总统分别是罗斯福,里根和奥巴马。我们就该环境下的三位总统就职演说为语料进行分析讨论。与此相对,我们选取了美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当选的三位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威廉·杰斐逊·克林顿和乔治·沃克·布什的就职演说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发现,在经济危机时期和繁荣时期的演说中使用的概念隐喻的类别是一致的;但是不同的隐喻在不同的经济情况下出现的频率不同。方位隐喻在经济危机时期的就职演说中出现的频率是繁荣时期的三倍,它们主要被用来构建政府与公众之间公平、团结的关系,描述严峻的经济形势并表明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意志和信念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能带领人们度过困难,所以经济危机时期的就职演说倾向于将心理状态看作实体,激起人们战胜危机的决心;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总统就职演说中的隐喻有着相同的源喻不同的目标域,或相同的目标域不同的源域,甚至是相同的目标域和源域,但是这些隐喻的实现是由不同的要素进行映射的。这些不同的选择与说话人的交际目的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说话人的心理构成。   另外,在整理语料中使用的隐喻时,我们发现Lakoff提出的三类隐喻有相互重叠的部分,这样一来很难判断某些隐喻表达应该属于什么隐喻。将隐喻分类是为后文的比较分析做准备的,所以本文有必要对重叠现象进行说明并澄清文中具体分类的标准依据。通过这一工作,我们尝试性地为该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做出探索和改进。
其他文献
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社会,口译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口译的历史悠久,但是口译作为一种广泛认可的职业始于1919年的巴黎和会。近年来,在全球就业市场趋紧
近年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附带词汇习得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01年Hulstijn和Laufer提出了著名的任务投入量假说,通过实验研究,他们发现任务投入量的
课堂互动在电大英语课堂教学中非常关键,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开口说话,就无法学好英语。但是,目前电大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电大英语课堂学生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学生整体英语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西藏地区由于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教学条件等原因,其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
新闻的传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传统上新闻媒体所宣传的公正、客观的报道新闻事件不同,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新闻语篇中的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在向人们传
雷切尔·卡森(1907-1964)是二十世纪美国出色的生态文学作家,因率先致力于环境保护而名誉世界。卡森毕生都致力于自然的描写和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大海的描写更是情有独钟。
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爱尔兰,民族主义是个热门话题。那时,爱尔兰人民渴望从英国的压迫中解脱出来。于是在一群著名的民族主义者的领导下,在爱尔兰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