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概念,是以县域区域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相对齐备的区域经济。受历史基础、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等诸多条件的影响,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按人均GDP等人均指标比较,发达和不发达的县域之间的差距达几倍甚至十几倍,们在经济指标上量的差别表明其社会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河南省有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县域,广泛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加之县域本身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县域。本文通过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分析,按照不同类型县域经济的特征和发展阶段,将河南省的县域经济分为三种类型,并且分析了这三类县的产业特征。通过以上三类不同类型县的产业特征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类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工业县为主,第二类县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以资源县为多,第三类经济发展水平低,以为农业县居多。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业县、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资源县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工业县产业特征后研究不同类型县域经济的的产业选择,分析的结果如下:对于经济发展较低的农业县应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即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资源县的产业选择有一下三个:新型产业对原有产业的替换模式;产业链扩展模式;多元模式(适用于那些虽然对资源开发依赖很强,但也具有一定其它产业优势的资源型县域经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工业县应该利用产业的累积能力强,将积累的资本留在本地,促进本地产业的升级,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它类型的县域经济应该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优势,形成特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