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节风(Herba Sarcandra)是传统的中药,其来源植物为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由于其应用广泛,用量巨大,野生资源受到极大压力。为保护肿节风野生资源,保证肿节风资源的供应,我们围绕其种植和质量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研究。
对肿节风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进行了研究。种子经预处理试验播种表明,经饱和石灰水处理后的种子萌发率和成活率较高。而肿节风在无性繁殖时,经200ppm生长素液浸泡3~4h后的插穗,生根时间显著缩短,成活率提高,出圃率较高,可应用于大田育种。为了满足产业化的需要,应根据实际需要把两种育苗方式结合起来运用,为肿节风大规模的种植和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肿节风的生药学研究,主要观察了根、茎、叶的显微解剖结构。根、茎木质部均有大量导管,其端壁为有多数横闩的梯状穿孔板,叶表面气孔稍下陷,副卫细胞不等型。这些特征为显微鉴定肿节风药材的真伪和纯度提供了一定依据。
对肿节风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肿节风进行了理化鉴定,能直观地反映肿节风药材化学成分的整体面貌。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建立了能同时测定肿节风异嗪皮啶和反丁烯二酸方法以及质量标准。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异嗪皮啶、反丁烯二酸、总黄酮三种主要药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即按1:40的料液比加入70﹪乙醇,回流提取3次,能提高药材的利用率。
对不同产地的肿节风所含异嗪皮啶、反丁烯二酸、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其中以广州从化、四川和广西东兰GAP基地的药材异嗪皮啶、反丁烯二酸含量较高,分别在0.096﹪和0.230﹪以上;广州从化和广东清远药材总黄酮含量较高,各达9.07﹪和9.52﹪。
通过一系列的优化和筛选,建立了中药材肿节风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的肿节风进行比较,得到了16个共有峰。并对其进行相似性评价,相似度在0.466和0.840之间,其差异表现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上。对同一地域野生和栽培的肿节风进行相似性评价,相似度为0.555,同法发现其不同部位也存在差异。所以,有必要建立肿节风规范化种植(GAP)基地,为肿节风相关制剂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均一、稳定的药材。
对8个不同产地肿节风同一植株不同部位所含异嗪皮啶、反丁烯二酸、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异嗪皮啶以根中最高,叶中最低,而总黄酮以叶中最高,根中最低,反丁烯二酸在茎和叶中较高,根中较低。其中,广州从化肿节风根和叶的异嗪皮啶分别为0.154﹪和0.014﹪,广州从化肿节风叶和根的总黄酮分别为15.0796和7.22﹪。研究结果为肿节风的采收方式和用药部位提供了依据。
通过对肿节风采后干燥方法的比较,发现药材在60℃下烘干时异嗪皮啶得率最高,为0.479﹪,总黄酮得率最低,仅1.39﹪;常温真空干燥时总黄酮得率最高,为11.61﹪,异嗪皮啶得率最低,仅0.079﹪。因此,从异嗪皮啶和反丁烯二酸含量考虑,最佳干燥方法是在60℃下烘干,从总黄酮含量考虑,最佳干燥方法为常温真空干燥。
本研究结果为肿节风标准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