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源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 CTVE)技术评估胸主动脉夹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TAD)破口的价值,以及TAD破口周围(≤1cm2)主动脉管腔内对比剂浓度对破口显示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行双源CT心电门控对比增强扫描,并确诊的50例TA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5例(70%),女性15例(30%),年龄范围42-75岁,平均年龄57岁。将扫描结束后获得的容积数据传送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Siemens syngo MMWP VE31A工作站,德国西门子公司),进行图像重组。利用横断面及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图像找到夹层的撕裂破口位置;并用CTVE技术对破口及撕裂内膜进行成像,观察CTVE图像显示的夹层破口及撕裂内膜的形态、特点,并进行评价。同时,利用VR及MIP等后处理重组技术对TAD成像。为探讨主动脉管腔内对比剂浓度与CTVE图像显示破口情况的关系,根据CTVE图像对破口的成像情况,将本研究病例分为显示清晰组及不清晰组,并测量距破口周围1cm2范围血管腔内的CT值,分析两组间测得CT值的差异。结果:50例TAD中Stanford A、B型分别为22、28例,其中40例(80%)CTVE图像可清晰显示夹层的破口,46例横断面图像及MPR图像可显示夹层的破口(92%),VR及MIP图像均不能清晰显示TAD的破口;10例(20%)CTVE图像无法显示破口或破口显示不清,其中4例患者横断面及MPR图像无法找到破口,CTVE图像不能显示破口,6例CTVE图像破口显示不清,但横断面及MPR图像可显示;CTVE图像显示清晰组中破口为梭形或椭圆形16例,其余24例为不规则型。50例TAD中CTVE图像能显示清晰撕裂内膜的为45例(90%),其中螺旋型35例,其它类型10例,而横断面及MPR图像均能显示撕裂内膜(100%)。所有患者VR图像能不同程度显示真假腔之间的撕裂内膜痕迹,MIP图像均可以大体显示TAD的真假双腔表现及撕裂内膜影。CTVE图像显示清晰组(n=40)与不清晰组(n=6)之间破口周围(≤1cm2)主动脉管腔内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清晰组破口周围均可见明显的伪影及噪声等。结论:1、双源CT仿真内窥镜技术可清晰、直观地显示胸主动脉夹层的破口及其撕裂内膜的三维立体结构;2、胸主动脉夹层破口周围(≤1cm2)主动脉管腔内对比剂的浓度并非是导致本研究CTVE图像破口显示不清的影响因素;3、双源CT仿真内窥镜技术对胸主动脉夹层破口的立体显示相比MPR、VR、MIP等技术有明显优势,其发现胸主动脉夹层破口的能力与横断面及MPR图像相比没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