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预后的因素,评价新的Flecther分级法判定GIST预后生物学行为的合理性,为GIST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依据。 材料和方法 ①收集1998~2004年山西省肿瘤医院的106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病例,所有标本重新进行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通过组织学形态观察及免疫组化结果来进一步确诊,②91例确诊为GIST,年龄为19~75岁,平均53岁,40岁以上者占84%:男性43例,女性48例;3例伴发消化道癌变;发生于胃肠道内62例(食管8例,胃34例,十二指肠4例,空肠7例,结肠4例,直肠5例,),胃肠道外29例(腹膜后12例,腹膜1例,肠系膜13例,网膜3例);肿瘤直径1.6~42cm,其中0-2 cm的3例,2-5 cm的21例,大于5 cm的67例。85例GIST予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6例行姑息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有2例可见局部淋巴结转移。术前发生转移的共有8例,其中肝转移3例,腹腔转移2例,肺转移1例,腹膜转移2例。51例GIST有随访资料,随访率为56%,随访时间1~72个月。③采用生存率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核分裂数、CD117、出血、坏死、肿瘤部位(分为胃肠道内、外肿瘤)及Flecther分级与该病预后的关系,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进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 ①采用新的Flecther分级法(见表1)对51例有随访资料的GIST进行分级:极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低度侵袭危险性16例,中度侵袭危险性23例,高度侵袭危险性10例。②对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出血、肿瘤坏死、肿瘤部位、CD117表达等因素进行生存率单因素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直径<5cm组生存率明显优于直径>5 cm组P(<0.05),核分裂数<5个/50HPF组生存率明显优于核分裂数>5个/50HPF组,Flecther分级低危险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分级高危险组(见表2)。③cos回归分析显示GIST预后与核分裂相、肿瘤体积相关性明显(见表3)。 结论 ①GIST好发于中老年,男女发病率近乎相等,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很小,术中无需常规进行淋巴结清扫,②组织学形态观察和CD117、CD34的阳性表达是理想的诊断标准,结合SMA和S-100可以与其它间叶源性肿瘤相鉴别,③核分裂相、肿瘤体积是影响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④新的Flecther间质瘤分级法与预后的生物学行为有很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