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设赌场的行为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更为迅猛的扩张,网络开设赌场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犯罪形态,但是刑法的滞后性却导致难以对相关行为做出精准的处理。通过对网络开设赌场行为司法认定的研究,可以实现对这一行为更加科学的定罪量刑。在对司法裁判文书进行统计后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有关于网络开设赌场行为的司法裁判文书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司法裁判文书的具体内容来看,目前对这一行为定罪量刑的争议主要围绕在网络开设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设赌场的行为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更为迅猛的扩张,网络开设赌场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犯罪形态,但是刑法的滞后性却导致难以对相关行为做出精准的处理。通过对网络开设赌场行为司法认定的研究,可以实现对这一行为更加科学的定罪量刑。在对司法裁判文书进行统计后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有关于网络开设赌场行为的司法裁判文书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司法裁判文书的具体内容来看,目前对这一行为定罪量刑的争议主要围绕在网络开设赌场行为的构成要素、情节标准以及共犯认定等三个方面。网络开设赌场行为构成要素主要有三点。在网络空间范围内实施,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空间的扩张亦应当在刑法的规制之下,并且网络空间也可以作为开设“赌场”的实施空间;抱有“明知”的心态,要求行为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通过开设赌场获取相关利益,而非是以网络开设赌场进行的诈骗,普通的网络博弈类游戏,亦不能归为此类;开设行为要求提供基础的赌场设备、有明显的控制性、相对固定的场所、有一定的组织分工、可以长期吸纳赌徒。依据行为人在网络赌场开设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可以将其可以分为设立型、代理型和辅助型三种类型,通过类型化的处理,可以有效地区分网络开设赌场行为和网络赌博行为、以网络赌博为业的行为。针对网络开设赌场行为的量刑情节问题,应当采取更加细化的标准,方便司法实践中进行操作。对于赌资数额的计算,应当以参与网络赌博人员实际投入的金额为准;对于违法所得的计算,应采纳总额原则,行为人支出的相关成本不应当予以扣除,并且避免同一笔资金的累计计算;对于参与人数的计算,只要注册相关赌博网站、加入赌博群聊就应当认定是参与人员,在明确账号所属人员的基础上,以实际参与人数计算。在虚拟财物的价值计算中,应当以实际投注时间节点上的公允价值进行计算,无法计算价值的应当以网络赌场认可的投注价值进行认定。在开设赌场犯罪共犯的认定上,关键在于区分开设赌场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开设赌场罪的法益侵犯的程度和广度要高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因此法益侵犯程度高的应当认定为开设赌场罪;在实行行为上,如果帮助人的行为构成竞合,则应当按照从重处罚的原则进行;在帮助行为人明知的认定上,只有其构成中立的帮助行为,才有可能成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否则应当成立开设赌场罪,在无法进行查明帮助行为人的主观心态的情况下,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定罪量刑。
其他文献
<正>以莫高窟为例,从缘起、类别、培训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遗址地志愿者的发展历程、吸纳对象和养成要求。同时,对遗址地志愿者的特点、未来愿景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做了简明扼要的归纳,为将来构建更加成熟完善的志愿者服务体系提供些许参考。
文章介绍了我国噪声污染及和防治现状,梳理了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带来的不利影响,围绕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源头治理、创新防治途径、加强宣传推广、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阐述了目前所取得的工作成效,汇总分析我国噪声防治领域尚存在立法较晚、监测手段少、存在执法难、职责划分不清、体制机制不全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这个公民权利意识不断高涨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公民在权利受到损害时选择积极维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采取了较为激进以至于超过限度的维权行为从而构成犯罪的现象层出不穷,“过度维权”也随之成为一个备受热议的话题。过度维权并非是专门的法学术语,而是大众传媒对可能涉嫌违法、成立犯罪的维权行为的总称。其是指行为人基于某种客观原因认为自己有取得对方占有之财产的权利,采取手段过激或者要价过高的维权方式索要财物的行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步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信息化环境下,个人信息已被赋予了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同样重要的地位,成为推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变迁的中坚力量。但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在享受便捷生活方式的同时,个人信息频繁泄露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实践样态,成为当下令人们十分“头疼”的问题,亟需解决。为规制此类现象,《刑法修正案(九)》和两高《关于办理侵犯公
投资者适当性义务起源于上世纪美国证券法领域,起初只是一项行业自律规范,逐渐发展为监管规则,再上升到法律规范的层面。随着我国金融风险防控意识的增强,投资者适当性义务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投资者适当性义务规则体系。但是由于适当性义务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适当性义务制度还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性质不清、内涵不明等问题,此外,违反适当性义务所需承担的民事责任也存在很大争议,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
保险合同关系中,由于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获取和判断信息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二者在实质上的地位并不平等,保险人往往在保险合同关系当中占据比较大的优势。除此之外,保险人出于利益驱动,往往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地位,通过各种销售手段对投保人进行干涉和劝诱,使得投保人不能够在充分理性的状态下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同时,由于人身保险受众相对比较广泛,同时人身保险中保险期间超过1年的长期保险产品相对较多,因此上述
保险代位求偿权系因第三者的行为致使保险标的遭受经济损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足额支付保险金后,代被保险人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系保险法补偿原则的衍生制度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保险法起步较晚,对于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现有立法存在不足,法律适用中也常见矛盾的判决。观察我国法律中所有关于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的规定,可以发现不仅条文较少不成体系,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立法
现行宪法第43条明确将休息权确立为法定权利,随后立法机关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出台了与休息权有关的具体法律规范,确保劳动者休息权有法可依。在现实层面,劳动者休息权保障现状不容乐观,“996工作制”、“过劳死”等网络热词的出现挑战着法律的权威,特殊工时制度的实行更是将休息权保障的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高潮。我国对特殊工时制度的规定较为笼统模糊且散见于不同位阶的规范文本之中,各地适用特殊工时的尺度较为灵活随意
关联企业以企业集团的形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经营目标,这种形式不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且并不违法。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与科学技术稳健进步的当代社会,关联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关联企业之间往往会存在控制关系,当关联企业滥用这种控制关系、违背市场经济规则、进行利益输送时,将会严重地损害债权人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这种情况下如
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层见叠出,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适用近年来逐渐呈上升趋势。虽然为了更好地规范违法经营行为,相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作出不懈努力,但是目前司法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参差不齐,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完全把握本罪的实质,审查不严,在司法实务中该罪兜底条款运用比率一直较高,在司法裁判中过渡依赖非法经营罪兜底项定罪的情形仍未消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