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高中历史课程的存在是时代的产物,因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它能够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当前的社会,把握世界发展的潮流,进而感悟人生的意义、明确自己的责任,能够帮助教师真正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构建在史学理论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在教学中理解和实践课程改革的理念,如何科学运用史学理论并将其相关知识具体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是高中历史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不容忽视的教学问题。史学理论的内容丰富,包含史学的功用、史学研究范式、史学方法等方面,不仅对专门的史学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以及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高中历史教材中很少直接介绍和讲解史学理论问题。因此,对于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意义。从理论角度看,对史学理论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和理解历史学习的过程,揭示历史的本质与规律;从实践角度看,对历史教学质量和历史学习效率的提高均有重要的作用。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在,伴随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并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针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学理论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对史学理论中史学范式的基本观点,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学理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高中历史教学如何体现史学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希望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关于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除前言和结语外,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必要性主要从基于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基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对进行了论述。可行性主要从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改善,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进及学生的积极配合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二部分是对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调查的概况:对学生的调查和对教师的评价;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中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从四个方面对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史学理论运用环境;挖掘教材的史学理论内涵;提高教师的史学理论素养,将史学理论渗入课堂教学;建构新型的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