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打又称散手,古称手搏、白打等,由于比赛是以徒手相搏相较的运动形式在台上进行,又称“打擂台”。现代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它具有强身健体、技击自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作用,是培养练习者崇德尚武、振奋民族精神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自从1989年散打被国家体委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开始。散打开始了全新的发展,1999年散打新规则规定参赛运动员除保留护裆、拳套外除去所有的护具,从而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和激烈程度,为散打走向世界竞技赛场打下基础。近年来散打发展步伐很快,其技术体系及训练方法也不断完善,不仅仅在国内举行一些重量级的散打比赛,还与世界各国的搏击高手有过多次的较量与交流,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泰拳”作为世界上最凶狠凌厉拳术,被世人称为“八臂拳术”、“八条腿的运动”,我国散打高手也与其有过多次接触,自2001年9月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中泰功夫对抗赛”至今两国已成功举办了多次中泰功夫争霸赛,结果不是很理想。虽然我国散打运动员赢的次数相对多一些,但是从比赛过程对比看,我国选手存在很多问题,选手赢得很勉强,而且很多时候是依靠散打规则限制泰拳选手的优势“膝”和“肘”,靠打点和主场优势赢得比分,在体能和进攻力度方面跟泰拳选手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在2001年“泰王杯”泰拳主场上,我国选手曾以1比4的战绩惨败。可以说泰拳是我们的主要对手。因此通过散打与泰拳的比较研究,分析我国散打运动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科学地制定散打运动训练方法、确立散打运动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保障我国武术项目在奥运会舞台的霸主地位,为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世界传播和推广做贡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录象观察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首先介绍了散打与泰拳起源与发展,然后对散打与泰拳的发展现状与推广传播、散打与泰拳的技术风格特征、两种拳术文化内涵以及比赛规则等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武术散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武术散打运动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存在着:普及率不高、不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特点、群众对它缺乏了解,存在认识偏差等问题;传统武术无论在技击效果上,还是在健身、养性的性能上,以及承载文化内涵方面都要优于泰国的泰拳,然而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散打在发展现状与推广传播方面,与泰拳相比较却落在后面;目前武术散打教育最大的弊病之一就是重武轻德,许多武术散打练习者只注重技术训练却忽略了武德教育;在当今的武术散打发展过程中,人们更多的仅将它做为一个体育项目或者一种搏击术来研究,却忽视了它的文化内涵;武术散打与泰拳相比,没有充分地体现鲜明的民族传统特色和技击风格特点;武术散打在体能和抗击打能力上不能与泰拳相比,但在技术上散打技术结构丰富,泰拳相对简单,散打的快摔技术优于泰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1、加强武德教育。2、重建武术散打民族文化特色。3、建立合理的散打训练体系。4、改革散打竞赛规则。5、加快武术散打的市场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