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对“消费者主权”的实现原因及其过程机制展开研究。伴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与以往生产者、销售者掌握主动权的情形相反,市场中的消费者开始具备越来越大的主动性;而且,网络虚拟市场的出现使得人们的购物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信息在网络空间内的低成本流通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能力,整个市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总体趋势不断增强。为应对“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一部分企业正在积极寻求与消费者的互动与合作,据此加强与消费者的关联,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本文立足于经济社会学“经济制度的社会建构”理论,在与消费经济学和消费社会学对话的基础上,以企业主导下的生产者-消费者互动为研究对象,侧重考察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主权”实现的可能性及其过程机制。本研究提出弱意义上的“消费者主权”概念。区别于传统经济学中排斥生产者权力的强意义上的“消费者主权”,弱意义上的“消费者主权”指的是消费者通过与生产者直接或间接的互动而产生的对生产者决策的影响力。网络时代低成本的虚拟社区互动孕育出民主的“参与式生产”模式,弱意义上的“消费者主权”得以实现。本文试图通过对“小米社区”这一典型个案的分析与解读,客观地呈现弱意义上的“消费者主权”实现的原因及过程机制,包括探讨生产者主导下社区互动建立的结构性原因、社区内生产者-消费者互动的具体过程、社区互动的结果以及由此导致的新的民主生产模式的成型。本文提出的假设和研究结论包括:(1)市场定位假设:生产者越是将其自身定位于模仿生产,其越可能建构一种以搜寻消费者信息为目的的直接互动的方式;(2)互动再生产假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再生产的过程;以及(3)参与式生产假设:社区互动通过信息传递与集合、“长期关系和利益”以及“强烈的信任期待”,促进了一种参与式生产方式的实现,也即弱意义上的“消费者主权”的实现。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从经济社会学有关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角度对“消费者主权”展开研究,突破了传统的“消费者主权”理论对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互动与合作分析不足的限制,并尝试着纠正了消费社会学只聚焦于商品与消费者地位而忽视生产者行为的分析惯例。本研究对虚拟社区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展开研究,将生产者拉入分析的视野,从双方合作的角度,阐释“消费者主权”实现的可能性及其过程机制,为传统生产模式向参与式生产模式的转变寻求到一些理论及实践意义上的指导。本研究共分为五章。首章为导论。从当前的经济体制、市场类型、互联网技术在消费领域的运用等背景出发,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并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表明本文的研究立场;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明确研究方法及个案——“小米社区”,并说明具体的研究结构。第二章,采取“结构分析”的方式,探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何以可能”的问题。小米公司主导社区互动建立的行为源自其市场结构定位与核心消费群的定位,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升级,则使得社区互动能够以低成本模式运作。第三章,采取“过程分析”的方式,探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在社区内究竟是如何展开”的问题。通过分析小米社区的发展历程,从结构与嵌入过程的内容这两个方面,阐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互动再生产的具体过程。第四章,从“功能分析”的视角出发,考察社区互动促成了哪些具体的结果。互动导致的信息传递、关系利益及信任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参与式生产模式的成型,亦即弱意义上的“消费者主权”的实现。最后,第五章,对本研究的基本结论进行总结,并进一步阐述参与式生产或者说弱意义上的“消费者主权”的扩展对于企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