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生细菌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抗逆能力的有益微生物资源,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体内。本研究通过调查目前四川省花生种植推广品种——天府系列的内生细菌资源,研究了花生内生细菌的种群组成及其分布规律,揭示了花生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菌种分布,为促生抗病内生细菌的筛选和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结果如下: 1.通过对花生内生细菌自然种群的分离鉴定,明确了芽孢杆菌属(Bucillus)为花生内生细菌的主要种群。利用平板稀释分离法,从四川省3个花生推广品种天府11号、12号、13号和对照岳易的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中分离获得220株内生细菌。采用传统分类法共鉴定出17个属,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欧文氏菌属(Erwinia)、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产碱菌属(Alcaligenes)、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库特氏菌属(Kurth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单胞菌属(Xantomonas)、变形菌属(Proteu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Enterobacter、Flavobacterium、Kurthia、Pseudomonas、Xantomonas、Proteus分布最少,Bacillus、Micrococcus、Erwinia则为花生内生细菌的常见菌群,其中Bacillus是优势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鉴定出11个种,包括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蜡质芽孢杆菌(B.cereus)、坚强芽孢杆菌(B.firmus)、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球形芽孢杆菌(B.sphaericus)、蕈状芽孢杆菌(B.mycoides)、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stearothermophilus)、缓病芽孢杆菌(B.lentimorbus)。巨大芽孢杆菌是其中最优势的菌,是所有品种的常住菌群;枯草芽孢杆菌也在每个品种(至少有一个生育期)中都能分离到。非芽孢杆菌中,微球菌属是每个品种的常住菌群;欧文氏菌属能定殖在每个品种中。各品种芽孢杆菌的总数量在内生细菌总数量中所占的比例为:花期83.3%,收获期57.1%。 各品种不同生育期分离的内生细菌总数及其种群多样性有较大差异,但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规律:各品种苗期的内生细菌数目都为最高,苗期的种群多样性指数也都是处于最高或次高位置,除了天府12号的种子略高于苗期0.02之外,其余各品种苗期多样性指数远远高于其他生育期。 2.根据形态学观察判定,分离出的15株放线菌属于链霉菌属的6个类群5个亚群。每个花生品种中都有放线菌分布。叶是其分布最广的部位,茎中则最少。天府13号和岳易的种子中,也分别分离出3株放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