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迅猛势头,日益拉大的区域差异成为公众、学者和政府部门广泛关注的焦点。同时,传承千年的一些社会伦理规范正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强烈冲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逐渐凋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之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解决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双重问题。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不仅解答了长期困扰经济学者有关经济增长动力源泉的根本问题,还为分析非市场因素推动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方向。通过将社会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丰富和完善了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从多个维度精准测度了宏观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社会资本,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以及非线性性质。在完成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观影响研究后,本文还探索了社会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宏微观渠道,为社会资本理论找寻宏观依托与微观基础。在梳理新经济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增长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与相应的实证分析深刻剖析了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从而得到以下几条重要结论:第一,在当前外部因素日益严峻的环境下,社会资本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源泉的核心生产要素,对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借鉴水平创新架构的内生增长模型刻画了社会资本积累与促进创新的动态过程,数值模拟显示未饱和的社会资本积累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实证部分从结构型和认知型两个层面度量了中国省际社会资本存量,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发现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两类社会资本指标对经济增长均有不低于10%显著水平的促进作用。同时借鉴增长核算分解的思路,证实了投资水平、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是社会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三条重要影响路径。第二,尝试构建地级市层面的结构型社会资本度量指标为探究区域差异奠定了数据基础。通过考察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演化趋势可以发现,中国地级市层面的经济增长水平呈现不断加深的空间集聚趋势。社会资本在空间面板模型中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为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溢出红利,由此带来了“俱乐部”收敛现象。面板分位数模型表明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产出效应强于东部地区。以政府规模作为门限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认为,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大,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将得到强化。政府规模门槛值的提升有利于地区社会资本转化为经济效益。第三,社会资本通过政府治理的宏观渠道作用于经济增长是社会资本领域深入研究的合理延伸。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是社会资本通过政府治理影响经济增长的三条传导机制。理论模型假设社会资本通过影响政府治理水平作用于经济增长,并借助数值模拟发现,在平衡增长路径下社会资本偏好与政府治理效率参数对经济增长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促进作用。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表明社会资本积累和政府治理水平提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能有效降低政府治理缺失对经济增长的危害。以上结论对建设完善的社会资本生态体系、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规范化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第四,除了上述宏观渠道的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社会资本还能通过促进企业绩效的微观渠道影响经济增长。社会资本不仅以非正式制度的形式渗入各层面公司治理,更是企业发展经营的无形资产,对提升企业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构建企业社会资本指标体系,得到上市公司的社会资本存量有较大差异。以企业家政治关联和企业声誉为替代指标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社会资本在不发达地区的产出效率高于发达地区,国有企业在政治关联和企业声誉两方面都强于私营企业,能较好的发挥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此外,鉴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社会资本对制造企业绩效提升被证明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肯定了社会资本具有的生产要素属性,同时审视社会资本积累的内在规律,得到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营造适合社会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2)规范政府行为,提升政府管理水平与社会公信力。(3)培养多维度的企业社会资本,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4)提高公民参与程度与信任水平。(5)重新审视社会资本投入的区域差异,加大地区间社会沟通网络的构建。力求从社会资本视角实现经济增长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