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小学生汉字学习为例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vin10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领域应用的普及,从传统的教学展示到课堂应用中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化教学工作。本论文在分析了增强现实技术的特征和在教学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方式,以期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提供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论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内涵、特征以及关键技术,然后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在国内外教学领域的应用现状,继而在体验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指导下,通过设计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模型,该模型包括基础层、体验层、应用层和归纳层,旨在促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软件内容设计、软件功能模块设计和软件元素设计开发出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小学汉字识记软件,教师不仅能够使用该软件进行课堂展示,而且学习者还能够在课上或者课下通过该软件学习。最后,论文对本研究成果开展应用与分析工作,对采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的学习者学习效果采用测试和访谈方式进行,结果分析表明:增强现实教育软件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在虚拟环境中的学习体验,从而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在增强现实教育软件中,高度逼真地模拟了汉字对应的模型,轻松的学习环境和自由的学习时间让学习者有较好的学习体验,能够培养正确的学习观、掌握知识与技能并能迁移于生活实践。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不仅能拓展增强现实的应用领域,而且也能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革新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进入与学科课程融合创新的探索阶段。为推进汉语在“一带一路”地区的推广,提升国外高中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逻辑推理研究法,构
为准确高效地对恐怖袭击事件分类,揭露同类事件背后的恐怖组织,提出一种改进的结合OVOSVMs、OVRSVMs的多分类SVM算法.首先通过熵值法与频率加权划分样本等级,再基于对函数值
期刊
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和为一种特殊目的而做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结构.数学离不开数学模型,特别是在应用数学方面,充满了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我们沟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教科书是知识和观念的载体,承载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由于教科书编制者持有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因此教科书中必然蕴含着特定的德育价值取向。本研究以1949年后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教育面临着同质化现象的挑战,这几乎成为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