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印度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改善教育质量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反对歧视,重视和保障被排除在正规教育体系之外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使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对促进教育公平尤为重要。作为正规初等教育的创新替代方案,非正规初等教育及其相关政策对印度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打破文盲的代际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印度非正规初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非正规初等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特别是政策的实施是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另外,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梳理出非正规初等教育的历史演变趋向和现状,总结出非正规初等教育政策制定背景和缘由的规律性内容。最后,对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不同政策的内容和实施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非正规初等教育区别于正规初等教育的特点,以及利用蕴含着潜在比较与分析的国际化研究视野,提出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研究表明,印度非正规初等教育及政策是在较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展开的。非正规初等教育是帮助被排除在正规教育之外失学儿童的替代性方案,是印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非正规初等教育政策的实质是通过政策手段对初等教育利益进行分配,以满足弱势群体和边缘化群体的教育需要。在相关法律文件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尽管存在诸多问题和影响因素,但总体成效较为显著,有力地推动了印度初等义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女童、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儿童以及童工等特殊群体获得教育机会方面发挥了有益的作用。此外,除政府以外的非政府组织、志愿机构和社区等都对非正规初等教育及政策的实施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而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更加关注那些未获得基础教育机会的处境不利群体和没有保障的居住区儿童受教育权问题,教育政策的实施需以儿童为中心;二是重视初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三是教育系统是一个整体,教育又与整个经济社会联系密切,对儿童和青少年等个体、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同部门的发展需要担负起更多责任和义务;四是通过革新计划,转变相关教育人员的作用,整合和更新各类教育资源;五是让社区参与教育活动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教育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六是致力于发展实际高效的教育管理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