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医护人员每天直接面对患者,在对患者实施诊治和护理的过程中,他们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并且工作压力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压力能导致负性情绪及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诊疗水平的下降。医护人员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有利于自身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患者的诊疗及康复。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指人们在面临可察觉的威胁时处理焦虑的努力。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健康中介机制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次调查旨在探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心理问题、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群体及不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打下基础。
方法:本次调查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期间对石家庄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正常在岗、不存在精神疾病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7份,回收有效问卷33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7%。有效问卷中男性128人,女性203人;医生142人,护士189人;年龄范围22~57岁,平均36.92±9.13岁。所采用的调查问卷包括1.一般情况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与职业相关的资料:岗位、科室、职称、学历)。2.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符合SCL-90总分≥200分和/或至少1个因子平均分≥3视为有心理卫生问题。3.应对方式问卷:采用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包括6个分量表:解决问题、求助、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
结果: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显示,有88名(占26.6%)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200分和/或至少1个因子平均分≥3,显示其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其中躯体化16人(4.8%),强迫8人(2.4%),人际敏感8人(2.4%),抑郁15人(4.5%),焦虑20人(6.0%),敌对8人(2.4%),恐怖2人(0.6%),偏执6人(1.8%),精神病性5人(1.5%)。医护人员在躯体化(P<0.01)、强迫(P<0.01)、人际敏感(P<0.01)、抑郁(P<0.01)、焦虑(P<0.01)、敌对(P<0.05)等项目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参与本次调查的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比较参与调查的医生和护士的SCL-90各项得分,护士组躯体化的得分高于医生组(P<0.01),敌对的得分低于医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不同科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比较发现,急诊科医护人员在躯体化(P<0.05)、强迫(P<0.05)和敌对(P<0.05)得分上高于其余科室,内科医护人员在抑郁(P<0.05)和焦虑(P<0.05)得分上高于其余科室。
对应对方式问卷的分析发现,接受调查的医护人员最常使用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8.50±2.13)和求助(4.76±1.79),都属于积极的应对方式。不同岗位、性别、科室医护人员在使用应对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自责(β=0.236,P<0.001)和退避(β=0.125,P=0.022)的应对方式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将造成消极影响,而解决问题(β=-0.159,P=0.001)的应对方式则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结论:被调查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护士组躯体化的得分高于医生组,敌对的得分低于医生组。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别,急诊科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和敌对得分上高于其余科室,而内科医护人员在抑郁和焦虑得分上高于其余科室。医护人员最常使用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和求助。自责和退避的应对方式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将造成消极影响,而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则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