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淋巴结清扫方式对食管癌患者预后影响Meta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疗效,寻找更为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术式。  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4-07。收集关于食管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与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及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纳入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用RevMan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本文共纳入文献19篇,其中中文11篇,英文8篇。总病例数8444例,其中二野组4910例,三野组3534例。统计结果显示,五年生存率三野组较二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3,95%CI:1.30-1.57,P<0.05)。淋巴结转移率方面,三野组较二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4,95%CI:1.11-1.63,P<0.05)。三野组较二野组颈部淋巴结远期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4,95%CI:0.22-0.88,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三野组较二野组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5.22,95%CI:16.37-34.07,P<0.05)。对于两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吻合口瘘发生率(OR=1.68,95%CI:1.22-2.31,P<0.05)、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OR=4.54,95%CI:3.11-6.64,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OR=1.65,95%CI:1.15-2.35,P<0.05),三野组较二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次要观察指标中,乳糜胸发生率(OR=1.34,95%CI:0.45-4.00,P>0.05)、脓胸发生率(OR=0.97,95%CI:0.50-1.90,P>0.0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OR=1.36,95% CI:0.73-2.53,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OR=0.72,95%CI:0.18-2.86,P>0.05),三野组与二野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较二野组术后出血量(MD=142.22,95%CI:13.14-271.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野组较二野组手术时间(MD=65.42.95%CI:28.72-102.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次Meta分析显示:对于胸段食管鳞癌的患者,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有较高的术后5年生存率,但在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肺部并发症等并发症上仍有较高的风险。另外三野组与二野组相比,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这对患者术后准确分期至关重要。随着医疗水平进步,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或许会得到更远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从低级的单细胞生物到人类,几乎任何一种生命现象都存在着其特定的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生物节律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依照节律的周期长短可将之分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中的作用
目的:提取、分离、纯化并且鉴定BCG的有效成分,分析BCG不同有效成分及Ag85B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及诱导小鼠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探讨卡介苗、其有效组分及Ag85B的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增殖及表达转化生长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多种致病因子引起慢性肝病,进而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动态过程与共同病理途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增殖,进而合成大量的胶原等
目的: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刺激时肝内纤维组织的过度沉积。主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失去动态平衡所致,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和共同
目的:观察维库溴铵在不同年龄组患者全麻中的肌松效应。 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体重60~80Kg,男30例,女30例。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20~39岁),Ⅱ组(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