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就诊患者的观察,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当中寒凝血瘀证最多,结合导师多年临床实践,探讨“感寒三阶梯”(“遗传之寒”、“胎传之寒”、“自感之寒”)这一假说的理论支持、症候本质、特点及临床意义,并观察针刺治疗本病的止痛效果。方法:在理论研究方面,基于“感寒三阶梯”与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发生的密切关系,对导师多年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在临床研究方面,从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一门诊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当中,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70名。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经期最痛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痛经症状积分的变化,并在治疗结束后3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VAS评分、痛经症状积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及布洛芬均能改善经期腹痛程度,并能减轻痛经症状的发生率,治疗后两组组间VAS评分、痛经症状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对原发性痛经的镇痛效果及其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布洛芬。治疗结束后3月,两组组间VAS评分、痛经症状积分比较(P<0.05),说明针刺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布洛芬组。针刺组总有效率86.21%,布洛芬组总有效率50.00%,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感寒三阶梯”可指导临床及预防保健。2.针刺与布洛芬均能减轻经期腹痛程度并能缓解其伴随症状,但针刺效果优于布洛芬。3.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远期疗效优于布洛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