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复杂隐蔽的特性,以及证券监管资源的有限和执法力度孱弱,使得资本市场违法猖獗,乱象丛生。为破解这一难题,美国通过《萨班斯法案》和《多德弗兰克法案》建立了举报人激励和反报复保护制度,引导公私合作,促进违法信息及时向外部传递,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保护了投资者利益。我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在施行实践中未达到预期效果,举报信息对证券监管执法的有效性还存在差距。因此,有必要以他山之石美国为借鉴,检视和反思我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以期提出完善建议。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美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的历史发展与实施成效。首先,指出举报的定义以及梳理举报人的角色演变。其次,介绍美国举报人制度的立法历程,其历史发展表明,美国一直摸索制定一套全面的举报人激励和保护措施。最后,通过对美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的实施成效实证分析可知,我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的实施成效与美国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因此,考察美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构成,然后分析我国立法与实践现状,探究实施不佳的原因,进而提出有益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论文以下三个部分正是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第二部分以美国《萨班斯法案》和《多德弗兰克法案》为中心,以举报主体范围和原生信息界定,激励和保护机制,奖励审核程序和辅助配套机制等具体内容探讨美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的法律构成,美国体系化的举报人制度为较好的实施效果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首先指出证券市场制度与证券执法负荷繁重,执法力度不强为我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的生成环境。通过检视和反思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立法,认为我国未对举报人范围和原生信息做出明确规定;举报的违法行为范围过窄;激励金额较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其次,主要从实证出发,在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下,比较中国和美国证券执法的施行现状,进而反思我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的不足和原因,指出其施行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举报人素养不一,混淆投诉、信访与举报;举报人动机不纯,利益驱动明显;举报人行为约束机制不足;道德伦理障碍内部与外部不同。证券监管理念表露出监管者显然不重视举报人,以及证券执法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是造成举报实践困境的根源,但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总体上有利于证券执法,针对现实存在的举报线索质量不佳,举报乱象丛生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现有举报人制度规范以正确引导与规制举报不良现象。第四部分从美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制度之专门立法,强化举报人激励和保护机制,构建辅助惩罚机制等启示出发,结合我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实践现状,对我国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立法,具体证券违法行为举报人机制构建,预防和惩罚辅助机制设置等提出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