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的文化模式比较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onak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引入跨文化交际理论中的文化模式的分类来对英汉习语进行对比,以实现两大目的:其一,将习语按文化模式进行归类比较,从而帮助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围绕文化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其二,为将来习语与文化方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通过习语来看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对于我们同英美国家人士交往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文绪论中所主要阐述的内容。 接着,在文献回顾中,作者通过比较分析各种对英汉习语的解释,最终对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概念进行了定义。然后,在对英汉习语的领域研究调查后,作者指出其不足并提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模式理论作为该论文的指导原则,其中包括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霍尔的高低语境取向以及单一时间取向与复合时间取向等。 第三章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对两种语言中的习语进行了细致的比较。首先作者对对理论逐一进行解析,然后将该文化模式分解成几个重要方面,并在有必要时再将其逐一细化成若干论题进行研究。譬如,该系列分类中最为重要的个人主义取向与集体主义取向最后就被划分成十余个小板块进行讨论。作者将相关英汉习语按不同主题归类进行异同比较,并尽可能分析产生该情况的原因。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在分析中外个人隐私与变化观等相关方面的习语时还提出了新的见解。 在第4章结论中,作者一方面就本文尚未完成的一些学术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供将来的研究学者进行参考,包括谨慎处理跨文化翻译,文化相似与文化接受以及引入其它文化模式进行汉英习语比较等。这些都是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但暂时无法进行透彻的研究。与此同时,作者总结了比较结果的深层原因,并就如何通过习语的学习来逾越英汉文化的障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关于语言三大元功能及其在语言系统上的体现的讨论作为理论基础,以英汉旅游广告语篇作为研究语料,探讨和分析语言三大元功能之一-人际元功能在英
本文主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探讨如何通过策略培训来促进大一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初次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与学生对学习者自主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实验研究正是在这一之上基础上
近几年原型批评在国内进行得轰轰烈烈,除了介绍原型批评理论的文章经常见于各种期刊杂志之外,利用原型理论进行实践批评的文章也为数不少。但目前原型批评实践有一种倾向,即
反拨效应通常指考试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属语言测试的社会质量标准。根据其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反拨效应有正、负之分。国外对反拨效应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犹太性一词中蕴含很多文化因素,很难用一个精确的定义来概括,但马拉默德在小说创作中却很明显地将这一文化特质表现在了犹太文化传统与犹太道德观两个方面。本文拟从其小说《修
非洲裔美国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及其代表作《隐形人》在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及世界文学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埃里森将爵士乐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他赋予了《隐形人》中的人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