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产生并聚集成为城市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并驾齐驱,对城市以及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施加了决定性的影响。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又使城市空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是城市的宝贵财富。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提速,外来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碰撞、现代技术对传统技术的冲击使城市空间地域性特征逐渐减淡。如何看待城市地域性文化主体意识减弱、城市空间趋同、文化特色以及地域性丧失的问题,如何在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保持和传承城市地域性文化,保持城市空间地域性特色,已成为在当代城市设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具有典型且鲜明的自然地形特征,在其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蕴含着多样性的城市地域性文化。文章选择重庆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学科知识将研究对象定位在重庆城市空间中基于较少受人为大规模改造的山地地形的城市原生空间。通过对建筑符号学、建筑现象学以及分形理论等相关知识和理论的运用,类比语言学明确了重庆城市原生空间是蕴含多层意义的物质实体。其所具有的意义即为城市原生空间的表意,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重庆城市原生空间的语意、形意与源意。源意作为其中最深层次的意义,是凝结在城市原生空间中的文化、意识与观念,能动地影响着人们建设城市原生空间的实践活动,与山地地形特征一起决定着重庆城市原生空间地域性的展现。文章将源意的本质特征即重庆城市原生空间文化内涵作为研究的落脚点,归纳与揭示了重庆城市原生空间地域性特征的深层本质。文章的论述过程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还原过程。从语言文字体现的重庆城市原生空间的表层语意开始,研究重庆城市原生空间的形态特征和空间构成,总结了重庆城市原生空间的分形特征,归纳了空间形态的共性;再通过事件——空间模式的运用,以重庆城市原生空间中的城市生活为研究对象和中介,将城市原生空间的表意还原到精神与意识层面;通过对重庆城市文化历史发展过程的了解,讨论了重庆城市原生空间文化以及外延与内涵,揭示了重庆城市原生空间文化、城市原生空间以及其中的城市生活三者的内在关系,以及城市原生空间文化内涵对城市原生空间发展的重要作用。针对现代重庆城市原生空间面临场所精神与地域性特征消失,以及文化“语义”缺失的危机,为了呼唤现代城市原生空间向城市原生空间文化内涵回归,文章提出了与传承重庆城市原生空间文化相适应的重庆城市原生空间设计目标、原则与对策。希望通过重庆城市原生空间文化内涵对城市设计与建设的指导性作用,实现重庆城市地域性特征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