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某一中学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上都会通过练习习题的形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有错题的出现。由于不同学生对于错题态度以及对错题处理方法不同,最后的学习效果也有不同呈现。数学错题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需要避免的错误,更是一种自主再学习的宝贵资源。数学错题不仅反应了学生在知识的学习、理解、应用等方面的不足与漏洞,也同时从侧面反映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对相应的知识进行了本质的揭露,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突破了教学难点。所以错题集的建立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弥补知识的漏洞,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能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果,从而达到高效课堂。对于数学错题集,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数学错题集,更需要对错题集及时更新,经常翻阅,调整和再学习。这样才能对数学错题集进行有效的应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数学错题集有效的建立与应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近几年国内对错题集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大多数是关于高年级的研究,特别是集中在高中的学习中。当下对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一起始阶段,如何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有效应用错题集的研究较少,对教师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的研究也较少。本文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来研究如何建立与使用数学错题集,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本文通过对初一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数学错题态度较好,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错题的重要性,但对错题的认识流于表面,缺乏对错题的整理、总结与反思,对于错题缺乏有效的管理与应用。通过实践研究法,访谈法,对比法,将数学错题集建立与应用经过一学期的前后对比,得出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教师而言,借助错题集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在课堂中加强防错纠错教学。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学生对数学错题的管理更具科学性与系统性,通过错题集的运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有明显提升,数学成绩有较明显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图像史料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正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在教学中成为教师的一个重要选择。一方面,图像史料的运用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体现,它适应了新高考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图像史料的使用能够使学生学会透过图像表层含义提取到图像背后的隐含信息,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图像的观察、理解能力,又可以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
二战以后,随着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的成功,纽约成为现代艺术的聚集地。战后美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实力给现代艺术带来了生生不息的艺术源泉,故而促进了各种艺术流派接踵而生,也使世界各国艺术家积极投身到美国抽象式绘画的浪潮中去。在参与“国际浪潮”的同时,原本的民族文化慢慢被忽略和遗弃,以美国艺术为中心的评价体制,使百花绽放的世界艺术变为一花独放,让原本主流的绘画艺术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随着观念、极简和行为渐渐走
考试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之间相互支持并且相互制约。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至关重要的选拔性考试之一,检验了初中阶段的考生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的课程内容标准规定的学科知识、基本技能和价值观念。通过分析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具体考试情况和试卷命制特点,达到“以考促教”和“以考导学”的目的,从而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提出的新方向和新要求。文章共由五个章
本论文主要从分析现当代儿童题材作品入手,来研究儿童题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丰富性,以及在创作中凸显的魅力特征及艺术价值,并主观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试图为未来的儿童题材绘画理论提供一些参考。以此为契机,深化自己对儿童题材绘画理论的认识,对自己儿童题材绘画的创作也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运用比较研究法进行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分析,试图探索其历史延续性和时代性,并根据笔者的实践创作归纳总结出儿童题材绘画的表现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课堂正在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教师们不断探索新方法,力求教学课堂中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历史知识点年代久远,知识点枯燥,学生们形成了乏味、无趣的印象,难以培养历史学习的主动性。笔者从这一问题出发,结合目前的历史学科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究其原因是课堂缺少趣味性,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从而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们感到与自身无关,不愿意去主
民居是古人以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山川自然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大自然中散发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民居建筑是山水画中重要的题材之一,并作为一种精神符号承载着画家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文章以笔者的创作组画《萧萧之陉》为切入点,对民居题材山水画逐步被提炼及演变的过程进行梳理和研究,探寻其中的创作思路和审美意境。本文将从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以民居作为传统山水画的点景图式表现为重点进行探索,从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紧锣密鼓的展开,加上新高考的灵活性和学术性对高中历史教师形成新的要求,一线教师日益需要关注史学研究前沿成果并将其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将史学研究前沿成果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应对新高考改革的必然之策。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和新高考海南、山东卷,其对中国古代史的考查每年都有选用新材料和新成果。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两大素养为核心的较高研究能
从投影仪到电子白板,再到智慧课堂的出现,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越来越便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探索、理解知识。智慧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的独特的优势,具有情境性、智能性、互动性的特点,这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学生的发展,为课堂提供更多的活力和生命力,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发展需要,这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如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信息化都高度重视,也为许多
在我国,生涯教育在前期一般是高校设置,同时还设置就业服务指导中心。通过设置相关课程、专门机构来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找到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做好人生规划。但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些学生中有很多是因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没有谨慎思考,在不做了解的情况下随意填选。真正来到大学学习时又发现和自己想象的不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进而影响工作。这说明学生应该更早地接触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通过互联网涌入普通人群的视野,我们既要尊重文化多元性,也要弘扬与传承本民族文化。中国人坚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不仅是文化信息,传承的更是中国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前沿阵地,应当自觉承担这一时代使命。文稿首先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资源的必要性,从新课程改革、高考试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