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w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选颜鲍谢诗评》是方回关于古体诗学的重要著作,与隋唐相比宋代《文选》学相对衰微,方回评选《文选》诗不仅是对《选》诗的发扬,也是出于纠正诗坛时弊的需要。宋末诗坛诗法晚唐,格卑而不工古体,方回认为晚唐纤琐的诗风始自齐梁,由律诗发展而来。而颜、鲍、谢诗处于古、近体诗转型期,方回评选《文选》颜、鲍、谢诗,一方面在与建安诗的对比之中,树立一种诗歌的审美典范,同时建立与唐宋律诗的联系理清诗歌的源流脉络。从品评方法来看,方回善于“知人论世”,不仅考其人、事,还品诗以论人品,体现了宋元诗学对诗歌思想内容以及诗人胸襟、人品的重视。此外,与隋唐《文选》“征实”一类的诠释不同的是方回评《选》诗对诗歌的章法、立意、字句的运用上都有评及,以文学性论诗歌的工拙,发展了《文选》学“课虚”一途。方回此部诗评最大的特色即是以“建安风味”为评骘的标准,极力推崇有“建安风味”的作品,不如建安诗者则具体指出其不足之处。方回出于江西诗派的眼光,多取建安诗古朴、自然的一面,要求语言上混然天成,同时推崇建安体法,即先述景、后叙情,“叙情胜述景”的章法与抒情模式。方回认为“情多于景”,乃成好诗,但在具体的评点中方回“以情概理”,有不甚合理之处。《文选颜鲍谢诗评》除了是一部体现方回诗学观的著作之外,也是后世《文选》评点的雏形,方回在评点中多处引用李善注疏解史实、训字音、释词义、解析诗句、介绍人物和地名等,充分肯定了文选李善注的价值,又对李善注起着补遗正伪的作用。《文选颜鲍谢诗评》作为第一部《文选》评点作品,体现出了由注释学向文学性评点过渡时期的特点,同时也给予后世的《文选》评点积极的启发。
其他文献
生物免疫系统是一种高度并行的自适应信息学习系统,它能自适应地识别和排除机体的抗原性异物,并且具有学习、记忆和自适应调节能力,能够保护机体体内环境的稳定。近年来,人们
宁波高职创业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宁波区域经济和宁波商帮文化,融入"宁波帮"精神。在分析现有高职创业教育诸多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将"宁波帮"精神融入高职创业教育实践的五项策略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产品责任法是侵权法的诸多领域中变化最大的一个。这其中,产品责任法经历了无责任原则、过失责任原则,最后到严格责任原则这几个阶段。在严格产品责任制度
介绍了精细化工中加氢催化剂的类型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精细化工中加氢反应的实际应用。
南宋诗人乐雷发历来很少在文学史中提及,但作为江湖诗派的一位特出诗人,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本文试图将乐雷发放到宋代文学的大背景下,从四部分去构建对乐雷发的阐释。
对2001-201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研究立项的1 363项选题的分析发现:研究领域最多的选题是高校人才培养与模式探索,研究层次主要集中在系统层次。选题呈现特点:重问题研
耦合格局与过程作为系统认知土地资源的基础要点,为明晰土地系统"格局–过程–服务"级联关系提供理论支撑.识别多功能景观,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可为土地资源
本文以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鲁迅传记为蓝本,采用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整体考察,总结鲁迅传记写作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两个
《贵州日报》副刊《新垒》创刊于1945年3月6日止于1948年5月31日,历时三年零两个月,共出版203期。《新垒》的出现,不仅是抗战岁月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精神的内在诉求。《新垒
对现代电力系统连锁性大停电事故的机理进行了阐述。根据不同的建模出发点将连锁大停电的研究分成2大类:一类是基于潮流计算和稳定分析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